前言
來 到德國之前,已在台灣聽過七次的座談會、接著通過學校甄選、上了一學期余思靜老師的華德福教育學(一)以及余若君老師的華德福藝術與舞蹈教學,有了初淺的 概念之後,在六月十八號前往德國進行體驗與探究。感謝諸位老師在台灣教授的先備基礎,讓我在德國聽課的時候可以快速地做連結,在台灣聽到的、感受到的,其 實和在德國經歷到的不完全相同,畢竟在不同的時空,體會就會不同,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做對照與思考,加深概念的同時也可以釐清問題。
在德國的課程一共有四週,本人將心路歷程分為四篇,篇名為適應與衝擊、理解與沉澱、思考與實踐、成長與回饋,是心路歷程也是學習歷程。在各篇之下又分為數章,因為每週的課程不太一樣,故分章說明當週不同課程的內容或心得。
第一篇 適應與衝擊
第 一次到德國、第一次用英文上華德福、第一次接觸華德福學校老師的老師、第一次被問題追著跑…很多的第一次需要去適應,也需要學習去面對「第一次」所帶來的 衝擊,在這裡投注的精神與心力讓人忘記暑假是什麼東西,也沒有時間去思考上課與假期的分別,只是沉浸在課程當中,享受正常的作息,接受適應問題與衝擊帶來 的挑戰。
第一章 教室教學
這 一堂課的老師是一對慈祥和藹、英語說得非常流利的夫婦(Mr. & Mrs. Schuberth),在第一天上課時,他們就開宗明義地告訴大家:不能複製華德福教育,因為每一個國家的國情不同、文化、歷史背景也不一樣,需要做轉 化、在地化的動作,「You cannot copy Waldorf education.」這句話不只在這堂課聽到,在之後的課程中,甚至是其他課程中都陸陸續續聽到,可見這一個觀點的重要性。
我們要學的是精髓, 配合我們的文化背景、環境來做轉化、發展,而非只是移植。學生並不是產品,華德福的教育理念就是幫助孩子成長以及幫助他們成為他自己;老師扮演了很重要的 角色,所說的話、做的事都會影響孩子,就像我們常提到的「身教」。要成為一個老師並不容易,華德福教育尊重老師個別的獨特性、不同的教學風格,並非大家都 要成為怎樣的老師,而是幫助老師看見自己、成為自己,找到成為老師的天性。
在華德福教育的場域,可以看到老師及孩子是一同成長的,班級導師帶一個 班要帶八年的時間,文學、數學、形線畫、歷史等等…要教授許多科目,可以想見其中和學生的互動、知識的交流、身心靈的溝通上是影響深遠的,也難怪一個老師 需要很長的時間培訓出來,知識傳授之外,面對孩子的態 度、自我心態的調適,都需要時間累積經驗,不同階段的孩子所需的滋養不同,教師如何感知、判斷是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課題。
老師需了解每一個孩子 的背景,並公平對待每個孩子,每週都會有個meeting,級任老師、科任老師(越高年級的科任老師越多)會一起討論每個孩子的學習狀況。圖像& 故事和課程緊密結合,兩者均與孩子的關係密切,而兩者之間則是環環相扣的,圖像可以引導進入習字、發音、甚至是身體韻律等等,孩子需要圖像;故事穿梭課程 當中(例如時態的教學可以搭配地獄三女神的故事與荷馬的奧迪賽史詩),並配合了孩子的不同階段發展,不同年級聽的故事不同,例如一年級是童話、二年級是傳 說&寓言、三年級是創世紀、四年級是希臘神話、五年級是古老部落的故事、六年級是近代史、七年級是世界人民、八年級是著名人士自傳,說故事前要做 好準備(設想情境或是問題),我們可以運用豐富的語言去說故事,敘說故事時不需要特別做任何詮釋,也不需要逐字解釋,給予孩子想像的空間,故事的本身即是 文學。
第二章 華德福與特殊教育
在 德國的路上很少看到殘疾人士的蹤跡,正確一點來說,他們是被隔離的,隔離在一個像天堂一樣的地方,吃、住不是問題,只是不能任意在街上走動。德國的特殊教 育其實和台灣有很大的不同,課程一開始,老師就分享了他對疾病的看法,疾病—是為了發展,經過了疾病與療癒時期,孩子的內在產生改變,如果將這些危機與磨 難移除,則孩子就沒有改變的機會。其實殘疾是屬於人的一部分,每個人多多少少都 有,只是程度上的差異,要讓殘疾人士變得「正常」並不是聰明的想法,每個人來到這世界都有其任務,殘疾人士對這個世界是很重要的,讓人們學習同理心、愛 心,和他們相處的過程中可以看見自己。
華德福教育認為每個人都是一個天使居住在身體裡,即使身體有缺陷,但孩子的靈性並不是有缺陷的,華德福學校 不按照學生的障礙類別來做分班,而是依照孩子的發展階段,是故在一個班裡面可以看到不同障礙類別的孩子,特殊教育領域是將目標放在「發現自己」(這一點異 於台灣特殊教育課程的功能性導向),教師先觀察、感受,然後對症下藥,說到對症下藥,就要談一談藝術治療,藝術治療在華德福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原因如 下:
我們的身體可以分為三個系統,分別為head system, rhythmic system, limb system,其中head system和limb system是相對的,請見表格
head system
(thinking,consciousness) | rhythmic system(feeling) | limb system (willing,movement) |
頭部,圓狀 | 四肢,輻射狀 | |
外硬內軟 | 外軟內硬 | |
安靜的、冷靜的、思考的 | 活動的 | |
nerve-sense system(中心為神經) | blood system(中心為血液) | |
神經是邁向死亡的,沒有發展 | 血液是溫暖的、變化的 |
特 殊障礙的孩子可能只有其中一者較強(head system or limb system),當然head system 中也有blood,limb system中也有nerve來做連結,但此兩者間要連結順暢,主要是依靠rhythmic system的運作順利,例如: 肺臟的吸進和呼出(in & out),吸進空氣fresh air→fresh blood→clear thinking,同時藝術活動也可以滋養rhythmic system(feeling)這部分,讓head system和limb system順利連結,運作平衡、順暢。
這堂課也探討到「行為」,一個人的「行為」會對世界造成影響,也會對自我本身造成影響,例如:踢球,球的 位置改變,而踢球這個動作本身,攸關到踢者個人的心態(基於什麼樣的意圖來踢球?踢球前、踢球後的感受為何?)所以一個老師對學生的所作所為不僅會對學生 產生影響,也會對自己造成影響。
第三章 植物與動物學
我 們的任務是幫助孩子與大地和諧共存,並找出進入物質世界、心靈世界的通道……這堂課讓我深刻體認到「教育」和動植物學有連結,而這是我很少涉及的領域,對 教育系背景的我來說,這是一個嶄新的思維,可以多一個向度去了解孩子。教育不能 單傳授知識,態度也很重要,態度往往會透過行為表達出來,認識「人」是不夠的,還要認識其他事物,例如動物、植物等等,和動植物和諧相處將可發揮人的本 質。
人和動物有對應性,當孩子與動物互動時,有助其靈性的發展,教育小朋友時,老師對動物學的了解是有其重要性的。Marti老師在上課時舉了很 多動物的例子來說明其習性,並互相比較分析,說明有的動物雖然血緣近,但個性卻大不相同,有的沒有血緣關係,但卻有雷同的個性,Marti老師在黑板上的 一筆一畫,將動物描繪得栩栩如生,像是灌進了生命力一般,深深吸引著聽課的我們。
除了動物學之外,老師對於植物學也有所「著墨」,他在黑板上畫了 植物的興衰歷程,我不僅看到了植物的美,也看到了能量的吸收與釋放,植物繁盛之時,我們要記得,而衰落的時候也是它的一部分,我們需要了解。身為一個老師 要了解周遭的植物,Marti老師就是如此,他對植物的了解與觀察相當細微,每當走過教室前的花圃時,總不忘停一停,看看花草,摸摸它們是否無 恙,Marti老師的舉手投足,在在表現出和自然生命的緊密連結。
要接近、了解植物並非藉由科學觀察,而是要透過日常生活,帶著孩子們一同從事園 藝工作,引導孩子認識植物時,要給予孩子想像的空間,並在孩子與植物間建立連結,讓孩子去發現、去感受植物的內在美,畫出植物、表演呈現出植物,如此一來 孩子可以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的美。人需要藉由感官去聽、去看、去學習,如此一來才可以感覺世界,這樣的方式貫穿生命歷程,身心藉此不斷成長。
華德福教育具階段性,可分為三個過程:
(一)0~7歲(play)善
1.簡單、自然地學習(就像呼吸一樣),並非學術性的學習,「模仿」是主要的學習原則
2.周圍的人是典範
3.用純真的心去接觸世界
(二)7~14歲(learn)美
1.這時的孩子和周圍事物產生距離感,發現自己站在地上,和周圍事物是分離的
2.大自然就像圖畫書,觀察星星、花草,看見山谷、河流,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14~21歲(青年期)真
1.比較不同事物,科學性思維,透過觀察整理出物理原則,發現問題→找出規律→驗證規律經過這三個階段,孩子體驗到世界的真、善、美,而動物、植物都有美的本質,美是要讓精神、心靈感受到的東西。
第四章 實做與練習
這 一堂課是陶藝課,Pütz老師詢問大家有沒有看過相關作品的經驗,或是聽聞過哪位藝術家,我分享了台灣的朱銘的作品,也有其他同學分享幾個國內與國外的例 子,接下來老師拋出問題: 「什麼是藝術?」大家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好像怎麼說都是答案,又好像怎麼說都不是答案,這就像腦力激盪一般,大家絞盡腦汁的思考,老師對於我們所提出的看 法一一提出疑問,不斷地抽絲剝繭,其實老師也不是反駁我們的意見,只是我們提出的意見站不住腳,禁不起他的追問。他開始引導大家思考:「早期的佛羅倫斯對 藝術沒有爭議,然而今日大家對藝術這課題充滿許多爭議,為什麼會這樣?」藝術是上天的使命?社會化的結果?替代品?藝術是傳達 idea,feeling,willing的媒介?老師很仔細的佈局、一步一步引導,當我開始認同上述猜測的時候,他在這些推論上畫了個大叉叉,一次又一 次地重複畫大叉叉,全部都不對!
我對老師的舉動感到相當驚訝,在我受教育十幾年以來都沒有老師這麼做,他鋪陳了許久,卻是推翻所有?! (之後想想,這是一個解構的過程,解構舊觀念,然後建立起新的概念)這週課程結束時留給了我好多大問號,我開始靜下心好好思考「何謂藝術」這個問題,我可 以抓出兩個線索,一個是「什麼都是藝術的話,就什麼都不是藝術、藝術並不存在。」另一個是「藝術是作品中的真實,有清楚的立場」。課後大家也開始進行討論 與分享。
大家的討論結果推斷出幾個可能性:
(一)藝術是有原則的(但原則為何?由誰訂定?專家?)
(二)藝術品需要有idea(古物《古時候使用的器具,沒有idea在裡頭》v.s.藝術品《藝術品有idea》)
(三)藝術品可以經過時間的考驗,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例如「吶喊」這幅作品
(四) 藝術品存有個人感情在其中大家還進一步思考何謂「專家」,要成為專家必須是天賦異稟或是可以後天培養?又有人說人人都有天賦,只是接受的刺激不同…討論的 情況熱烈,我不是第一天接觸藝術領域的東西,但卻是第一次這樣討論藝術的問題,不斷地激盪、思考、討論,感覺現在的我正準備重新認識它。
我們進行 了幾個泥塑的活動,捏圓球、傳圓球(感受不同溫度)、捏大圓球(用全身力量去感受「質」),「藝術是什麼?」Pütz老師拿了其中一件作品,然後舉了兩個 準則(Mass & Shaper)來分析,當他問What is the mass?他要的回答是像馬蹄、像厚重的雪、像大象的鼻子…不只要外形相像,「質」也要比喻得精確;Shaper表示作品本身有強度與否?有感知與否?或 是只有強度沒有感知?兩者都有或兩者都沒有?除了Mass & Shaper之外,還有其他的準則,而有些不同的準則之間有重疊的部分,反覆推敲下來,我感受到作品要有整體性與均衡性。
第二篇 理解與沉澱
經 過一週的適應,熟悉了生活的步調,心情越來越平穩,我注意到了周遭的環境,天空的顏色、空氣的味道、路上的一草一木…等等,和忙碌的期末有了段距離之後, 一股平靜的力量在心頭開展,衝擊也漸漸沉澱下來,讓所接收到的一切在新的一週裡發酵滋長,對於課程部分,我開始有更進一步的理解與吸收。
第一章 教室教學&形線畫
教室教學和形線畫是兩門課,不過上課的老師相同,兩門課的連結緊密,時間上也比較能彈性調整與運用,所以我將兩者整合在同一章。
老 師提到四種氣質,這個主題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在台灣的華德福課程就有一些接觸。四種氣質有風向、水向、火向、土向,風向是善變的,容易改變心意;水向 是冷漠、遲鈍的、不是強壯的;火向是意怒的,一旦有了新的想法就會馬上動手執行,然後把舊的想法拋諸腦後;土向是憂鬱的,對自己想做的事堅持,這和星座並 不相同,也沒有直接的關係,這裡說的這四種氣質,其實存在於每個人當中,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多種氣質,而我們可以發現,在某些人身上,的確是有些氣質較為 突出,這四種氣質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孩子。除了氣質之外,Mr. & Mrs. Schuberth在各科課程上也做了部分說明及舉例。文學課,六年級的孩子開始思考,這時候的他們需要戲劇性的語言,Mrs. Schuberth當場唸了一段詩,我可以感受到她是用「心」來唸這段詩的,語調抑揚頓挫、語氣輕重緩急分明,不只有文學在裡頭,還多了故事、圖像及想 像,老師需讓他們了解句 子的結構,並幫助他們正確地思考;六年級的孩子適合來點戲劇,在戲劇裡頭,可以讓這階段的孩子發洩「對抗性」,藉此減少他們和老師之間的對立。七、八年級 的孩子已邁入青春期,他們對老師不再唯聽是從,這時候適合由「現象」來告訴他們真相,由事實直接告訴他們道理,培養他們理性地思考。
語言是思考 的根本,在語言教學的部分,華德福教育在孩子漸漸長大的時候才讓他們察覺語言中的文法規則,所以在四年級之後才開始教文法的概念,在這之前都是以「感受」 語言為主。Mr. Schuberth是數學教學的能手,他向我們提示了幾個要點,第一堂數學課可以告訴小朋友為什麼學數學,當孩子見到自己所學用於生活之中,是一件很棒的 事,其實學數學或是算術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將錢做有效規劃及運用(例如:一個月的錢/零用錢怎麼規劃),然而「賺很多錢」的這個想法就像是癌症一般, 讓慾望無窮無盡延展,以下有兩個清楚的圖示:
在教小朋友數字的時候,需先釐清概念,然後是文化(符號)的部分,例如要先有「10」的概念,再知道 10、十、拾、Ⅹ…,華德福教育的數學領域,重視數字和語言的結合,而且要用身體去學習,Mr. Schuberth示範了多種例子,數數、跳躍、拍手、手指遊戲、團體活動或是分組活動、嗅覺/觸覺的考驗遊戲、記憶遊戲等等,這些遊戲不只促進孩子的學 習興趣,也容易集中注意力,不侷限於腦部的學習,身體的其他部位也可以一起體驗學習的歷程。你遇見過美麗的12嗎?美麗的12可以是 1+2+3+3+2+1,4+4+4,2+4+6…等等,而1+2+3+3+2+1,4+4+4,2+4+6…都可以成為12,這就是數字的分解和合成, 數字的分解和合成竟可以這麼美。不只有數的分解和合成,其他建構歷程也包含合成與分解,或者說是整體和部分的關係,人為的建構方式是 part→whole,自然的建構方式是whole→part,我們的心智先有一個藍圖(whole),分析成部分去建構,然後構成整體,蓋房子就是如 此。而不同的部分工作在一起之後成為一個整體,就形成和諧。學數學,有必要讓孩子知道發展的過程,例如測量:individual measurement(手臂、腳長)→social agreement(有權的人訂定)→具體測量物產生測量標準。學除法的時候我們很常會用圓餅圖,但很有可能這圓餅圖就成了「除法」在孩子心中的唯一圖 像,四等分不只有而已,還有教學的時候,不忘了讓想法更有創造力、更彈性一些。
談到數學,勢必會提到經濟與商業,由古至今經歷了自給自足經濟→以 物易物經濟→貨幣經濟,貨幣是一種約定,它包含買與賣、借貸、有的還有gift的性質,而商業行為的出發點,要先為別人想,思考他人的需求,再來是我要什 麼、該怎麼做等等(這一點有如當頭棒喝一般,告訴我商業行為的出發點是先想想別人,而不是自己有多少成本、想賺多少錢),在這之中可以看到一些「公式」 (例如利息的公式), 我們要明白這些公式不只是公式而已,它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是人創造出來的,既然是人創造出來的,那就有改變的可能。「經濟」將世界連結在一起, 不為他人著想,就做不成買賣。很有趣的課題,數學真是包羅萬象,然而經濟、商業,那麼靠近日常生活的東西,在我求學路上,卻是鮮少在課堂上提及的。
形 線畫的部分則是重在過程,即使畫一個圖需要很久的時間,但在畫的過程,是相當令人享受的,在這裡畫的形線畫並沒有在台灣畫得多,有的題材是新的,有的已經 畫過了,但每一次拿起蜜蠟、每一次畫都像是第一次畫它一樣,不同的時空,畫的感覺就不一樣,但相同的是那一份寧靜悠遠,還有看到自己成品的成就感與驚嘆。 形線畫在華德福教育中是和課程緊密連結的,也和孩子的發展階段相關。
第二章 音樂教學
在音樂教學中,我感受到很強的節奏性,「體驗」貫穿了整個課程,老師在課堂上沒有多說什麼,僅偶爾有關鍵性的提醒與說明,空氣中瀰漫著和諧的氣氛,由內心引發的節奏性、來自人體的美妙聲音,令人徜徉在其中,陶醉不已。
大 家常圍成圈進行活動,每一堂課必做的活動是「傳電」,活動方式看似簡單,大家一個接一個地拍掌,但我可以感覺到大家的默契還有節奏的敏銳度,是由一開始的 參差不齊到後來的流暢順利,老師不斷提醒大家不要count,而是要去感受,很自然地,你會越來越清楚自己該在什麼時候拍手,「Be in the rhythm. Never count.」
另一個感覺節奏的活動是right & left, 先建立腳步的穩定節奏,然後再加進拍手的不固定節奏,老師的引導是由淺入深,很有趣味,如果硬要去計算拍了幾下,就離節奏越遠,如果不去算,僅用感覺投入 其中,就比較容易掌握到節拍,越到後面難度越高,越需要更多的專注力,這是很特殊的體驗,對我來說,有的時候老師拍得毫無章法可言,但他卻可以把那些節拍 一次又一次地拍,每一次都正確無誤,我從來都不知道節奏可以這樣亂中有序、可以這樣在手腳之間流動、可以這樣令人投入其中。
聲音的奇妙在這一堂 課體驗頗深,感覺自己肌肉的收放與聲音的變化,老師引導我們一步步去感受聲音的層次、去創造聲音,一點一點的加深加廣,最後一個層次…當你聽到的時候,你 會知道是來自天上的聲音,這一個境界我還沒有達到,但我感受到了聲音的深度及廣度。音樂老師就像接生婆ㄧ樣,接生天籟,而天籟其實已經存在,只是需要老師 的引導。音樂家需要「遺忘」,遺忘形式、遺忘固有的架構、做到了夠多的遺忘,就能完全進入音樂當中,其實不只是音樂家需要遺忘,我想我們 都需要遺忘,當在某個需要投入的時候的確都要拋開些什麼,拋開的時候或許就是得到的開始。
第三章 語言的形成與教學
這 一堂課雖說是語言的形成與教學,但課程的內容其實和表演藝術有很多的相似性,Mrs. Oberli老師一再地強調觀察力以及訓練我們的感知力與表達能力,說話、演說是了解自己的不同方式之一,老師就像是說故事的人,說什麼和怎麼說都很重要 (例如:body language)。「走 路」幾乎是每堂課都會進行的活動,仔細看看自己的走路方式,我已經好久沒有這樣好好感受自己是怎麼走路的,看完自己再看看別人,從走路就可以看到一個人正 在述說的故事,不同氣質的人走路方式不同,風向的人用腳尖走路,步伐輕快;土向的人用腳的內側走路,低頭嘆氣;火向的人步伐重,好像要找人打架;水向的人 走起路來悠閒、緩慢,除了觀察之外,老師還要我們模仿他人走路,從模仿的過程中去同理他人的狀態。走路可以讀到很多訊息,握手、打招呼也可以讀到他人的故 事。感知力的練習包含指尖、背、手掌這三個部分,例如兩個人一組,手掌相碰,其中一人主帶,另一個人被帶,之後還有用一隻手掌(或一隻手指頭)貼在另一個 人的背後帶領、被帶領的人閉上眼睛等等進階,從手掌的傾斜角度調整位置或方向、前進或後退,原來我們不只有一對眼睛而已,身體還有很多其他部位可以用來 「看」,每個細胞都是眼睛。我們還進行了發音的練習,「L」、「R」、「S」等等,發音的練習結合動作,用動作表現聲音,甚至是帶入情緒,即使老師用的是 德國的字詞,但那些字詞頓時變得容易理解,更正確的說,是可以感受到字的意涵,有了怎麼用、什麼時候用的概念。肢體語言和表情都是傳情達意的方 式,Mrs. Oberli老師要我們用各種方式把人叫到面前,最後的挑戰是只能用雙眼表達,這是很有意思的練習,對表達的人和接收訊息、解讀訊息的人來說都很有挑戰 性。我們也很常圍圈進行活動,例如傳電、詩和拍手走路結合的韻律體驗等等,短劇的呈現也是課程活動之一。觀察、感知、表達能力的練習與體驗貫串課程,語言 的美、同理心的培養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有效溝通,是蘊含其中的深遠意涵。
第四章 實作與練習
老 師給了我們三個規則來泥塑,規則一是在圓球上加一個會引起你注意的部分,規則二是在圓球上壓一個部分,規則三是不要沒有掌握的部分,也不要過猶不及的部 分。當分享成品的時候來臨,就是腦力激盪的開始,延續上週的Mass & Shaper,這一週老師一件作品接著一件作品進行分析與一對一的討論,在討論中老師舉了三支湯匙的例子,讓我印象深刻:
A湯匙精確、理性,功能論,把柄是把柄,湯匙是湯匙。
B湯匙精確中帶著美感,具有湯匙的共通性,有整體性。
C湯匙太過自由。
A 湯匙有如工業時代,處處講求精確、實用,但和B湯匙相較,就缺少美感,我們知道B湯匙是湯匙,因為它具湯匙的共通性,而且把柄和湯匙是一體的,C湯匙過於 自由,每一個部分都強調獨特性、強調平等,如果什麼都可以是藝術,那就沒有藝術。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知道藝術是有準則的,有共通性的。
Pütz老師修改大家的作品之後,感覺大家的作品長得很像,仔細想一想,因為相同的三個規則、相同的材料,而且大家的作品同樣都給人整體感、可以移動的,而非坐在桌子上不動的、沉沉的,當下我們也許已經有了「共通性」。
泥 塑這一堂課讓我從做中學,學到如何和自己的「感覺」工作,既定的圖像、想法、概念,反而會侷限感知的能力,一個真正的個體是成為真的自己。泥塑課結束了, 但整個思索過程中的震撼仍縈繞在我的心中,「什麼是藝術?」藝術就像是第二支湯匙吧!藝術是美的、具整體性的、共通的,藝術品何以成為藝術?我想是我以後 欣賞藝術作品時會對自己提出的提問。我知道我感受到了一些東西,但我還未能好好地回答這個問題,Pütz老師說過,他喜歡讓學生覺得困惑,我想他達到了他 的目的,而我感謝這樣困惑的情境,因為越困惑越能令人看到問題,進而去激盪、思考。激盪的過程--很美,那是一條看清楚藝術的道路,也是凝聚捍衛藝術的力 量的歷程。
第三篇 思考與實踐
經 過了兩週的洗禮,無論是在課程上、文化上或是與人、事、物的相處上都有更深更廣的體驗,第三週我們分成五組到各個學校以及幼稚園實習,將這些看到的、感知 道的延續下去,並且可以在一個真實的教育場域看到華德福理念如何充盈於學校之中。第三篇包含兩章,第一章是我在實習最後一天的反省雜記,統合了所有我在普 通華德福小學的所見所聞,並且分項述說;第二章是從實習學校回來之後的分組討論情形與個人觀感。
第一章 實習於普通華德福小學
我在學校理的角色比較像是個觀察員,雖甚少參與小朋友的活動,但與他們一起經歷了學習的過程。普通華德福小學分為A區與B區,此兩區個別有一~十二年級,每個年級有一個班,我待在B區的二年級班,以下就老師、學生、課程與環境四個面向來做進一步的分享。
老 師即為校長--學校裡沒有校長,或者說每位老師都是校長,他們定期開會討論教學情況與學校事務。中午休息時間還可看到老師聚在一起愉快地用餐,在老師與老 師之間流動著相互扶持與互相砥礪的氛圍。老師也會有責備學生的時候,而學校裡的老師都有共通的特質「對事不對人」,情緒的轉換快,責備的是違反規定的行 為、是事情,而非對人的評斷。老師們相當有耐心,尊重學生、陪伴學生,給予學生自由但也堅定個人的原則。
學生的自主‧真實的學習--小朋友對當下 正在做的事情是有「自覺」的,同樣的工作,較早完成的人就再多練習幾次,手工藝課也是如此,學期開始時大家進度一致,爾後便因學習步伐不一,而 可以自己去選擇「我要完成什麼」,學習歷程是簡單而真實的。華德福小朋友和其他學校的一樣,追、趕、跑、跳、碰,做盡了小朋友會做的事,比較不一樣的是他 們很快樂,而且動靜皆宜,上一秒掛在樹上的小朋友,下一秒在教室裡編織毛帽。我不會忘記在我即將離開學校的那天,他們牽著我的手,在我的身旁唱著英文童謠 的快樂模樣。
課程豐富‧時間規劃大不同--課程可分為三大部分:
Part1(導師) Main Lesson(約100分鐘,全班一同參與)
Part2(科任老師) 團康(40分鐘,18人)/優律斯美(40分鐘,18人)Or手工藝(40分鐘,18人)/音樂(40分鐘,18人)
Part3(科 任老師) 英文課(40分鐘,全班一同參與)Or 法文課(40分鐘,全班一同參與)在課程中均有歌唱與活動,以Main Lesson為例,它包含了朗誦、問&答、吹木笛、reading & writing、story telling、晨圈(配合詩來進行圍圈、跑跳)…等等,豐富多樣,活動間的銜接順暢,學生的專注力高,老師也適時地調整上課方式,例如音樂老師因病請假 時,導師視學生當日狀況改變原定計畫,把原本要做的手工藝改為戶外教學—萊因河畔走一遭(距學校僅5分鐘的腳程)。課程的開始與結束,每位老師都會和小朋 友握手,這是了解孩子狀況的方式之一,誠摯的眼神、暖暖的關懷,透過手和手之間的溫度,照見兩個人的心靈。
環境自然‧家的感覺--不同於在台灣看 到的教室,這裡可以看到櫃子、竹籃、布偶、掛著優律斯美的袍子的衣架,木製的季節桌上可以看到當季的新鮮花朵綻放,沒有電腦,沒有影音設備, 但卻富含了像家一般的溫馨。牆壁上淡淡的紅與若隱若現的白均勻地相容,是很舒適的色調,孩子的畫掛在牆上,和諧中又帶著活潑的生命力。孩子玩耍的地方是草 地、泥土地、樹幹、石板椅、樹叢間的小徑、孩子們親手搭建的木製小屋,當然還有鄰近的萊因河畔,自然的環境,孕育著純真的性靈。
這一週來的見習 經驗令人印象深刻,也在這幾個面向上有些思考與反省,老師的「身教」,給予學生自由但也堅定原則;學生的快樂神情,「自覺」當下的學習;課程 的豐富,營造節奏性、多元的學習;自然的環境,陶冶真、善、美的性情。那和諧溫馨的氛圍令人難忘,那悠揚的歌聲在心頭繚繞。
第二章 討論與分享
到教育現場觀摩,是一個驗證所學的機會,大家從實習學校回來之後,一起分享經驗,有的具共通性,有的是實務與理論不符,我記下了幾個我們討論的內容:
(一)級任老師管起秩序來比科任老師容易
(二)理論和實務有差距(尤其是特殊教育領域)
1.「握手」儀式不是每個班級或年級都有
2.有個五年級班老師說故事的時候沒有管秩序,並且看著書唸故事
3.特殊教育的分班並不是上課提到的「分齡」的方式;沒有特別著重在精神層面
(三)特殊教育學校的班級一天有四個老師,不像台灣有固定的導師。課程和普通班很像,只是進度較慢。
(四)很特別也很溫馨的是,在特殊教育學校的某個班級,每個小朋友每天會輪流聽到學校老師唸一首屬於他的詩;老師運用優律斯美讓孩子學習字母,效果不錯。
(五) 在情緒障礙與學習障礙的學校有隔離室(教室裡附屬的小房間),一開始聽到會覺得隔離室像是一種懲罰的工具,然而分享的同學(泓哲)有另外的體認,與其說是 隔離室不如說是準備室,因為學生在裡頭冷靜一段時間、準備好了之後,會再回到班上上課。在我實習的普通華德福學校也有類似的方式,只是違反約定的孩子不是 到隔離室,而是到隔壁班教室,不知道學校老師用這種方式的緣由,但我的確看到「冷靜」的作用,畢竟換了一個情境,而班上的活動得以繼續進行,班上對於突然 從別班出現的小朋友沒有太大的騷動,老師之間也很有默契地互相配合。
p.s.這樣的隔離是否剝奪受教權?這問題引起了一番討論,怎麼用、何時用、在哪裡用都是影響的因素。
(六)幼稚園有很多工作可以讓小朋友和老師一同進行。通常一個故事會講三個月,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勾勒出故事的圖像,但是在實際的現場,不難看到有的小朋友分心了。
(七)在Main Lesson中,學習新的東西的時間不多,老師並不急著教孩子很多東西,很強調「等待」孩子,然而高年級的內容還是可以感覺到深度,很想知道如何在等待孩子的同時,又能這樣兼顧能力的加深加廣。
(八)孩子需要愛以及陪伴,「玩」對孩子來說很重要,陪著孩子玩也很重要。
藉由討論與分享,每個人都可以看到不同學校的狀況,然後在理論與實務之間進行思考與驗證。理論基礎是重要的,沒有理論基礎就不會看到教育現場的問題,而我們認知到的理論與實務間的差距,需要更多的請教以及釐清。
第四篇 成長與回饋
三 個星期很快的過去了,除了在課程中學習到的內容之外,我感覺到自己的呼吸越來越平穩,在泥塑課我體會到越混亂的狀態越要提醒自己去看事物的本質,放下既有 的框框或是成見;在音樂課中,我知道放下才是得到的開始…一點一滴感覺自己的變化。最後一天的呈現看到四週來的收穫,也體會到前方還有很長的一段耕耘路…
第一章 繪畫
繪畫,是學生做的第一件事。這一堂課是畫水彩,在感覺顏色之前,需要遺忘一切形式,老師舉了中華民國的國旗為例,來討論色彩意義與感覺之間的關係,藍色的感覺?紅色的感覺?白色的感覺?這三種顏色又象徵了什麼?
顏色在光下才能呈現出來,透過明暗(白與黑)的轉化而有多種顏色產生,老師做了燭光、黑紙、肥皂水的實驗來說明:
(一)蠟燭擺放在清澈的水杯之後,一點一點將肥皂水加入,我們看到蠟燭透過肥皂水的顏色轉換是黃→橙→紅
(二) 在清澈的水杯杯壁上(半個杯子的杯壁範圍),一點一點將肥皂水加入,我們看到顏色的轉換是紫→藍光有靈性,不只是物質性,會奮鬥、會承受,和黑暗奮鬥而得 到色彩。第一次看到這種關於顏色的實驗,大家都很好奇,老師也很有耐心地解釋說明,「對顏色的本身感興趣」是老師提醒我們的,而我想顏色本身就有引起我們 興趣的本事,而且對它的興趣會隨著對它的了解而增加。
我們還探討了互補色、教室顏色的問題,九歲以前的孩子對互補色的感受性強,而九歲之後,對外 界顏色的感受較大;安靜的孩子適合穿著藍色、紫色,活潑的孩子適 合穿著紅色或黃色,因為藉此可以達到外在與內在的和諧。在德國,其實不同的地區有屬於自己的顏色,在學校裡我們看到較小年紀孩子的教室顏色是紅色、黃色, 大一點的孩子的教室是藍色、紫色,而決定教室的顏色甚至還需考慮到教師的權威,光是教室的顏色就包含許多學問在其中,背後的原因或是理論基礎有待進一步了 解。
第二章 華德福教育哲學:人
在 課程一開始,Keller老師就以幾個小活動來考驗大家的觀察力,其中一個是畫出你的錶(不能看著畫), 突然要我畫出自己的錶,一時之間我反應不過來,感覺到雖然是我常常看的東西,要是沒有刻意提醒,真不知道我何時才會仔細端詳它。面對孩子的時候也是如此, 他穿的衣服樣式、質料、顏色、鞋子的樣式、有無戴飾品、眼鏡等等,都需要去仔細觀察,並且不帶任何的偏見,只要仔細看、專心看、正確地看,然後敘述。
觀察分為四個層次:
(一)Physical body:孩子的身體狀況、背後的原因。「握手」是其中一個方式
(二)Life body(時間):不要只著重某一點,也不要不斷地學習,試著去停一停、去遺忘。例如以前理解不清的道理,在之後的某個時間點竟能恍然大悟
(三)Soul body:例如可以讀出眼睛所透露的情緒
(四)Spiritual body:看到孩子的獨特性。如果看不到自己的獨特性,那就看不到孩子的獨特性,而這獨特性並非遺傳而來的。對於第四個層次,我思考了很久都沒有答案,之 後我終於明白,原來那就是我的故事,的確,因為不會有人這一路走來的歷程都跟我一模一樣,我的過去、我怎麼來到這裡、我的任務是什麼…這些就是屬於我的獨 特性!我開始回顧我的生命經歷,同時也聽到了老師的鼓勵與同學的分享,當下的我不是不想分享,而是不能,因為我哽咽得無法說話,不是悲傷 難過,也不是開心,我哽咽、我流下眼淚,可是卻不帶著任何一點情緒,但我知道此時此刻我與自己好靠近,我在經歷什麼樣的歷程呢?這樣的感覺很熟悉也很陌 生,熟悉的是自己,陌生的是我從未有過這樣的感覺。當老師,對我來說是一種憧憬,還記得在我小學一年級暑假的時候,我就讓自己的弟弟當學生,我當老師上 課、出作業、製作聯絡簿,在國中時則想過當醫生或是護士,等到高中時上台報告之後,在同學的熱烈迴響與老師的支持下,我在層層的摸索中重拾當老師的信心與 渴望,我很篤定的選擇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