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强调自然科学的社会
人的教育建立在我们对于人的认识上,而对于人的认识建立在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上。人做事的才能和能力,都是从世界找出来和在世界中才能发挥的。而我们现代 (1924年)的对于教育的看法也来自于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现代的人(1924年的西方人)很骄傲和相信自己发达的智力和从智力发展出来的生活,不仅科 学家们是这样的。到处都有自然科学的思想存在。有的人以为着自己的道德或者宗教不依赖任何思想,但是媒体就能表现他们的依赖。所有我们所做的事情,比如起 床、吃早餐、做教育工作和其他工作,都依赖着思考中自然科学的成分。甚至宗教也是我们通过智力去接受的。自然科学就是建立在智力上。虽然自然科学表明,它 是在观察上建立的,可是实际上它主要是建立在智力逻辑的结论上。
现代的人认为,以前的人做事没有事实的根据,现代逻辑的思考(智力)才有了事实的根据。他们很怕创造的想象。因为怕自由地去想象,他们就抓住了智力,以为 智力就等于事实(真理)。其实,逻辑还不等于是观察到,而仅仅是结论和猜测。同时,教育者能发现:在单一发挥智力的教育下,人的才能和人才具有的一些能力 都会萎缩。人们愿望着心地、道德、本能和宗教的力量(动机)。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真正地对于人(人类)的认识。
代表西方的Herbert Spencer就能代表这样的发展。他不是理想的,但是他是从现代的这种思想而来的,他的判断都是靠自然科学智力的思想。他研究的是,人如何从低级的生命 发展到高级生命并认为,现代的教育不符合他这种认识。他疑问:对于什么的认识是最重要的?智力的、道德的和身体的教育应该是怎么样子的?他说:现代的人是 想把教育适应生活、工作和国家的需要,想把被教育出来的人变成是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用的、可以承担国家工作的人,可是我们忘记的是,把他们培养成能教育 后代的家长。人最高级的才能应该是教育后代。
他还说:我们高级的理想和要求很多,可是更重要的是学校里的现实。比如500到600年以后的历史研究家会发现现在用的课本并根据这些课本来判断现在的人 的生活,包括心理的生活。他找到的就是很多死板的标准、固定的概念和早就已经过去的语言。根据逻辑,这个研究家就会认为,这个他研究的时代(现代)没有了 一种自己的文化。因为跟生活没有多少联系他还会认为,他发现的这种教材就是培养和尚或者其他不需要参与社会的人的。那么,为什么现代的大人还是能适应生 活,在世界中做事呢?因为世界中的生活逼着他们适应,否则就活不下去。这是我们从现代的教育得到的印象。现代的教育把我们培养成适合理论中存在的一种社会 模式的人。在毕业之后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实际的世界中能做一些什么事情,就尝试建立那个理论中存在的模式。
如果问"靠智力而发挥的想象给我们的生活什么价值?"我们就能看出来,现代智力的思维方式给我们带来一些什么。自然科学帮助我们了解一切没有生命的过程, 还让我们以为着同时也了解了生命的过程。现代人想象中的东西都是人以外的,根据化学和物理的理解去想象整个世界。化学和物理的想象也成为了我们感受并发挥 情感的基础。这样一来的,对于地球和宇宙形成和结束的想象就是Kant给我们介绍的、没有灵心和精神的。如果一个人的心里有发挥情感(灵心)的需要,他就 补充对于上帝的一种想象,去想象上帝如何做到这些化学和物理的过程。不过,他们也不会想象一个在地球和宇宙形成过程中已经跟着形成的人的灵心和精神。
一个只相信智力自然规律的人会怀疑灵心和精神的存在,因为他相信一种物理规律:所有种力量都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力量,比如热量转变成动力,但是总是都会留下 一些热量(这种力量),使得最后所有的力量都会转变成不同程度的热量。根据这个自然规律,人所有发挥出来的道德和宗教的情感和思考最后都会结束在一种热量 死亡中。所发挥的最后都是不存在的。人才能发挥的在这个世界观中最后仅仅是一个幻想。虽然这种自然规律的世界观只是一种理论,可是具有这种理论的思考使得 我们不知道,为了什么还要去生活。这种思考也就是我们课本中的。
虽然,我们也培养一些宗教的想象,可是把这些宗教的想象和自然科学的想象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不是变成假的吗?所有假的、没有真理的东西都会破坏生活。 这种假和矛盾的产生就是因为我们的世界观不给人留下他的位置和作用。我们骄傲着学习这样的一种自然科学:人类从低级动物发展成了最高级的动物。但人也仅仅 是个动物吗?我们就这样去感受自己。教育改革家Herbert Spencer作为一个好的例子。根据他没有包括人的世界观他说:我们要避免大人对于小孩的影响,比如说,小孩把家里搞乱,父母就发脾气并打小孩。其实, 打小孩与搞乱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我们要让小孩了解到真正的、自然中的因果关系。在一个男孩玩火的时候,我们不要发脾气,而要支持他的好奇感,轻轻地让他 感觉到火能破坏的作用。只有这样去教育,才是符合自然科学的。
如果我们在所有的地方都要实现这样的一种自然科学的"真理",就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小孩的情感和思考完全地去参与自然科学所研究的自然的发生,而再也不是 有意识地去参与世界的。人所做的一切仅仅是根据自然规律必须产生的结果。人不会做到自然反应之外的事情,而仅仅是一种根据自然规律必须产生的现象。这样的 世界观还包括人的本质吗?我们没有勇气去认识到这一点,同时这种世界观影响到了我们感受自己的方式。
很多人相信自然科学,包括宇宙根据自然规律要提高热量而消失。因为最后的结果都是提高热量而死了,所以主意、宗教和理想的动机在这个世界观中都会变成幻 想。这样,人类不是被骗了吗?我们现代文明的社会就是从这种失望的气氛发展出来的。这种气氛根本不适合小孩的教育。小孩需要的是,给人带来生活价值和任务 的一种世界的认识。如果我们只根据自然必要去教育,被培养出来的小孩就不学会自由地决定(改变)自己的行为。在现代社会中能自己改变(决定)自己行为的人 能这样做都只是因为他们很强,能排斥教育的作用。
我们不仅需要思考,也需要感受(情感),因为所有改变世界的动机和力量都是从感受和情感产生的。注重人的研究要作为一种变成感受的世界观,所以它比较适合 成为教育的基础。比较简朴的心(人)已经在反对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在中国,他们不根据所谓的科学,而根据情感去决定事情),但他们都已经接受了只有自然结 果,所以没有自己去改变结果的可能,就让人失望的这种世界观。结果,人们放弃了自己的作用,唯一能追求的是经济的发展和消费。在自然科学的世界观中唯一留 下的事实,是生产、交易和满足消费的需求。理想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主义,不是真实的生活和感受。我们现代的人就是这样生活和教育的。
由于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我们脱离了真实的生活,并没有深入到真理中去。人们一边活得很累,一边不想承认:所有根据唯物主义来发挥的、单一的管理主义,都 是自然科学的思维带来的后果。如果我们只用智力的方式去接受周围的事实,我们永远都不会发挥动力(思考本身没有感动人的力量,情感才有感动人并让人行动的 力量)。智力不能使得人有力量并行动。智力本身不是一个能改变什么的力量(而是反射和反映)。 有一个作家说:最厉害的知识分子,头越来越大,四肢越来越 萎缩,他最后就会变成一个只能被别人推动的球。
因为我们以发达的智力已经脱离了真实的生活,现在唯一能感觉到的事实是,肚子饿,所以要吃饭或者为了物质消费去竞争(战争)中的原因和结果。在这两个方 面,我们还能感觉到事实。不过,在其他的方面,因为已经脱离了事实,所以人非常地坚定(坚强)。人们是批评和害怕那种唯物主义没有文化的社会,可是他们意 识不到的是,这种社会是智力的教育所产生的后果。
智力主义本身不能认出真实和真理,但教育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感受到真实和真理。智力在教育中会起到好的作用吗?这是这本书首先要提的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另一 种,从全面的生活找出来的手段。现代的人喜欢在公开的会议上讨论,他们不是安静地观察某种事情的本质(特点),而是靠智力去结论。这些会议都是飞在真实世 界表面的以上;非常地聪明;我并不想批评他们,会议上所说的,都没有错。从某种角度来看,每一个人都是对的。为什么呢?因为在不需要观察事实的智力主义 中,所有的逻辑都是有可能的。事实和真理是跟这些伟大结论分开存在和发生的。比如说,人家结论过以黄金量为基础的货币会带来无限的交易。但在实现之后产生 的却是相反的,是收海关税的现象。
这种仅仅在逻辑中存在的、脱离人的智力不适合作为教育工作的基础。教育工作的基础在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包括情感的关系。教育应该 是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人质关系(情感)而发挥的。为了实现这样的一种教育,我们需要对于人类的认识,而在这里要介绍的以人为本的研究就是想给我们带来这种 认识。
精神是否能研究的
如果继续来看各种各样的因素,我们就能发现:现代对于世界的解释进入不了人(人类的本质)。但,我们现代对世界的解释不想承认这一点,是因为承认的话,就 也要承认以人为本的研究。在Herbert Spencer的后面有了Darwin主义。它更强调自然科学和智力。甚至人在内心世界中发挥的心地和愿望是通过这样的手段介绍的。在Darwin在他的 书《die Entstehung der Arten》通过某种观察和逻辑结论培养了一种新标准的思维方式。Darwin客观地观察,客观地从观察找出自然规律。他学会了避免主观,完全客观地(就 是脱离自己)去思考。他很标准地发现最低级生物与人共同的地方,全都是清楚逻辑化的,可是他却没有接触到人的本质,也没有接触到人在情感和理想中对于超出 物质事物的追求。在碰到这个限的时候他不明白地问:"为什么上帝只造出了低级的生物,让高级的慢慢从低级的发展出来,为什么他不直接去造了完整的呢?"
Darwin就停留在这个问题中,并没有考虑能否超出他理解上存在的这种限。他仅仅拿了传统的"上帝"去代替进一步的理解。在解释物质的时候,他利用的是 智力的自然科学,可是在需要解释超出这些的时候,他仅仅用了传统宗教的信仰。他的书《die Abstammung des Menschen》也如此。比较有意思的是,中欧和英国/美国接受这些书的不同方式。德国人很热烈地接受,并不停留在Darwin的限以内,而根据他的研 究去造了新的科学的宗教,就是用物质的科学去解释精神的现象。美国人则说:自然科学无法研究和理解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所以我们无法去研究非物质的事物。
Du Bois-Reymond把我们去认识时碰到的限制当成他的理论。他说:我们不可能进入(理解)事物的本质本身,也不能理解自己的意识。所有超出自然科学 的,都是通过宗教的信仰才能接受的。所以我们不可能用科学的手段去认识它,而只能相信它。美国人实用但不确定,德国人不实用但理论上前后一致。 Darwin的第3本书是写人的内心世界。它会满足一个对于灵心有兴趣的读者并让他相信,智力的自然科学也能认识到灵心和精神的。以人为本的研究也希望做 到这一点。我们在灵心精神的研究过程中不要脱离或违背智力和科学的思考。但是同时我们想培养思考,以便超越现有的认识的限制,以科学的方式进入精神的范围 并获得对于人类的认识。
第一需要走的步不是教育本身,而是超越限制并获得精神的认识。首先要弄清楚现代普遍理解的本质。为了这一点,我们可以假设两件事情。第一是:假如所有的事 物根据自然情况都已经是直接能看透的,包括我们物质的感觉器官无法看到的部分。这样的话,我们就只要看它,就理解它本质的一切,比如人体内的各种各样的生 长和消化过程。为了能成功地去想象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必须失去生活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爱"。这是因为完全不同于清楚理解的思考的另一种力量成为了"爱 "的基础。通过自然发生的直接的抽象完整的理解和思考,爱就会在萌芽状态中萎缩。逻辑的理解不给发挥爱的机会,因为理解是冷淡的。假如我们什么都直接能理 解,我们就无法去爱。
可以假设的第二件事情是:假如,我们随时都可以看清和理解自己内心中的一切的发生,包括各种各样心理动力的产生。为了能成功地去想象这样的情况,我们也必 须失去一种属于人本质的因素,就是对于自己在外界中做过的事情的"记忆"。一般情况在观察自己内心时看到的,是记忆的东西,不直接是自己的本质。没有记忆 力的生活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我们要在平常的生活中看清自己内心的真正的本质,我们就需要取消这个记忆力。由于生活的需要,我们的认识必须受到限制。
对于事物的完全又无限的认识需要我们没有了爱和记忆力。我们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只是因为我们的认识受到了限制。为了能生活,我们需要爱和记忆力,为了能发挥 它们,某一些范围对于我们必须是隐藏的。现在要提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学到一种不用失去和破坏社会能力(爱)和个人内心世界(记忆力)的进入精神范围的方 法?
以人为本的研究敢表明:智力和自然科学不可能使得我们能认识到精神。它还敢问:有什么不违背科学的让我们认识到精神的手段?它要帮我们超越物质的范围,但 不要脱离准确可靠的科学手段。在这里所介绍的以人为本的研究不是反对科学的,而是继续扩大科学要研究的范围,找新的科学研究手段。除了说,现代的自然科学 缺少一些精神科学能提供的手段之外,我还想说另外两个有必要说的观点。
第一个是:如果说,科学有它的限制,超越科学的是我们只能根据传统宗教相信的,这种看法是有害处的。很早以前,宗教不是一个相不相信的问题,而是一个认识 的问题。当时的人认识到了精神的真理就像我们现代人认识外界一样。我们现代的认识范围缩小到物质的感觉器官所能感觉到的。所以现代的人无法认识到精神的真 理,而只能相信传下来的宗教。以前从每个人对于精神的认识来发挥的宗教生活给了当时的人去生活做事的力量。现代的所谓的文明社会不会给人(包括人体)足够 的做事的力量,因为"相信"没有"认识"那么多的力量。因为人们无意识地感觉到这一点,他们就会寻找并找到"体育"这种兴趣。因为宗教失去了能给身体的力 量,人们就想用体育去代替它。但未来的体育要发挥除了"代替宗教"之外的一种作用。
第二个有必要说的观点是:我们所谓的自然科学智力的"文明社会"让我们进入的不是生活,而是破坏生活的矛盾。智力造成的是复杂。现代的人很羡慕小孩如何重 复经历到人类在历史上经过的野蛮生活。人类是从野蛮社会发展到文明社会的,但是小孩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会再次经历过人类的过去。小孩脸的形态也像野蛮人 的。现代的人在搞教育时又崇拜了Rousseau,在他们的内心中有些追求"自然"的愿望。但同时我们已经进入并卡住在智力中,我们不能不根据逻辑走,教 育的做法也都要变成有逻辑的。这样有逻辑的教育又接触不到重复野蛮生活小孩的本质。大人觉得,逻辑是自然的,可是这个逻辑接触不到小孩(不起作用)。从历 史我们也知道,野蛮人是没有逻辑的。适合大人的智力和逻辑是原始的、具有野蛮本质的小孩不会有的。小孩追求的是自然力量,他们很难适应逻辑智力的思考。在 要教育意志的时候,一个靠逻辑智力的人就更无能(起不到作用),因为他以为什么都要是有用的。只相信逻辑智力的人会觉得,很多我们在生活中做出的事情都是 没有用的,就要求把所有无用的内容从课程表删出去。野蛮人和小孩会不会追求"有用"这个目标。不!现代的智力份子认为,所有的想象要符合逻辑,而所有的意 志教育要是有用的。但是野蛮人没有逻辑和"有用"这个概念。他们追求的是没有逻辑和没有用的但是美丽的装饰品。小孩也是这样的。大人想给小孩带来的是逻辑 和"有用"这个概念,可是小孩自己只想要美丽的。这种矛盾为什么出现呢?
智力的思考只是单一的、只是人生的一个方面,就是不睡眠的意识(白天)。我们(发挥智力的人)对于睡眠状态的研究,都是在不睡眠状态下做的。在我们观察自 己有意识的状态时,我们不仅认识了它,同时也进入了并感受了它。但进入并感受睡眠状态不是有意识地。有很多的因素会引起我们对于睡眠的神秘感。希腊人早就 说了:一切都是从神秘感和惊异开始,但也需要继续发挥到认识的程度。但这一点是普通人做不到的。普通人不能在睡眠中发挥意识,不能意识到自己进入的范围。
获得对于精神的认识(直觉能力)的第一步不是对这种认识本身的追求,而是扩大普通的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扩大到超越物质的范围中去。为了扩大,我们就需要 把白天有意识的时候在物质的世界中观察(感觉)到的继续扩展到睡眠和做梦没有感觉能力的状态中去。需要这样是因为在睡眠和做梦的状态中,超越物质的会进入 普通的人生范围。现代的人已经学会了观察,现在还需要做的是,把这种观察的注意力引导到某些因素和观察的方式。
我们平常不注意到的是,睡眠中的发生如何影响到有意识状态中的发生。但下面,我就要介绍一些怎样去观察睡眠状态的例子。有的比较幼稚的人以受限制的方式感 觉到有意识和睡眠的区别。如果对他们说"睡觉太多的人很懒,没有用",他们就会回答"在睡眠中我们不犯罪"。为了区分得更清楚就可以说:很多人做的梦是重 复和照搬他们在物质世界中经历的。在他们的梦中都会出现那些在实际生活中也出现的困难。另一些人的,或者同样人的另一些梦中的发生并不根据物质世界中的情 况所发生。比如我们在梦中飞起来不会是重复实际物质生活经历的。
如果观察有意识、做梦和睡眠这三种状态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在我们做了重复实际生活和物质世界带来的困难的那种梦之后,醒过来就是没有力气,整天都 没有力气。但在我们做了不符合实际物质生活的那种梦之后,醒过来时就很有力气和精神,身体的感觉好像很轻。我们越是从事情本身去观察越能发现睡眠(睡觉) 和意识(不睡觉)状态之间的关系。
比如在梦中出现好吃的东西,而且我们在梦中的肚子感受把它吃掉的过程。醒过来之后,我们的肚子没有了胃口或不舒服。如果我们在梦中与一个天使对话并感受这 个过程,醒过来之后我们就很有胃口。这是因为"吃"是重复照搬物质生活的,在精神世界中我们不吃。在睡眠中与我们发生的是我们不知道(意识不到)的,但它 会影响到我们(白天)有意识的生活。照搬物质生活的梦对物质的身体有不健康的作用。不切合实际物质生活的、没有逻辑的梦有健康的作用。脱离物质规律的经历 才能给物质的身体带来健康。这是无意识的范围起到的作用。
梦与有意识的灵心生活是不一样的。在有意识的时候,我们利用自己的意志把某种想象与另外某种想象联系在一起或把它们分开。在梦中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梦中的 内容(想象)像事实一样自动就形成,不是由我们的意志去发挥的。在梦中,灵心是被动的。另外,梦能给我们露出自己本质的样子。如果在有意识的生活中判断一 个人,我们会注意到一些去避免我们直接从灵心作出判断的因素,比如是社会地位或者生活必要。在梦中,这种思考的因素就不起作用,使得我们比如去打一个在有 意识时不敢想象去打的人。根据自己在梦中的发生,我们就能知道平常意识不到的一些自己的同感和反感。
有意识的时候,我们不会承认这些同感和反感的存在,但在梦中,无意识的就会出现。有意识的生活中所发挥的情绪和心情,其实都是从梦中出现过但后来又忘记的 发生得到启发。无意识的动力在梦中露出来并造成有意识的生活中的情绪。如果不承认这样的作用,我们就无法理解人的生活。
在这里所描写的作用,一般都是无意识地发生的,我们也无法去控制这种作用。可是我们也可以把这种作用变成有意识的,像数学或者科学研究一样有意识的(有意 识地让这种作用发生)。如果我们学会有意识地去感觉并控制这种作用,这种平常随和发生的睡眠和有意识的生活彼此的影响就会变成有意识地学会的悟感、灵感和 直觉。这样,我们就能获得对于人类的认识。有意识地去培养平常在梦中露出来的无意识的范围,这是以人为本的研究要用的手段。这就是对于人类的认识。
什么不是直觉
基本上所有在现代社会中所观察的,都是表面上的现象。比如,我们调查小孩、中年人和老人的肺,然后根据不同年龄的肺的状况去结论人生和简历。实际上我们调 查了3个人的状况,并不是过程,而根据逻辑结论出来的过程仅仅是逻辑上存在的,根本不是对于时间过程的感受。下面给的,真正感受时间过程的例子对于老师来 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观察人生的过程,我们就无法理解一个小孩对于一个大人发挥的尊敬和敬畏的意义,当然只要是有道理的敬畏。这种在小孩时候发挥的尊敬 和敬畏的才能在他长大并已经老的时候会变成一种安慰和带来希望的才能(这种安慰不是通过说话起到的)。小时候是尊敬,中年段时消失了,老年时是安慰的才 能。也可以说,如果一个小孩发挥了祈祷的心情,这种心情在中年段时会被掩盖,但在老年时又以祝福的才能出现。为了发现这样的道理,我们需要感受时间的过 程,而不是根据逻辑结论出来的过程。
为了以感受时间过程的方式观察人类,我们还可以把人与动物比较:动物一出生,很快就会做到为了生存所需要做的事情(站起来、走路、游泳等),并不需要学习 的过程。人在出生时什么都不会,需要很长的学习过程并保持改变自己的可能。人做事情并成熟的最重要的时候是中年段,在这一段时间中,他就会把自己的行为适 应世界的需要并得到经验。人体的器官在这个时候仍然能受到影响,仍然能被改造。动物不是这样的,动物器官的特点一出生就已经固定下来了,就像老人一样。但 是,为什么动物的灵心状态并不像老人的?因为与这些对比的繁殖功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就是让年轻的作用。在达到繁殖能力时,动物会变成"老物",而人达到繁 殖才能和变成老人之间的时间距离拉得很大,因为它们之间有那个根据世界需要去改造(自己和环境)的中年段。
如果感受这种时间的过程,我们也能看到一些不正常的发展,比如是灵心提前的老化(固定化),或者是推迟脱离小孩的特点。这种"提前"和"推迟"造成的后果是我在这里想介绍的内容。
如果一个人老化,他就固定化,也更灵心精神化,同时他的身体会得到动物的特点。一般的老人能认识到很多灵心精神中的生活道理(关系),但他们的身体失去了 表达和实践这些道理的能力。他们理解世界,但是他们的身体不合作,也不能接受外界来的作用。所以老人只在灵心精神中接受。但如果那种"得到动物的特点"在 身体还能接受、还能被改造的时候已经(提前)开始了,动物的特点就会进入人的身体。因为灵心提前老化是在身体还能接受的时候发生,所以这种人就会得到动物 的某些特点。动物具有一些人没有的、通过它们身体的结构设定的本能。通过这些本能,动物比人更与环境有联系。靠这些本能,动物就会感觉到什么地方在什么时 候有危险,就像一种自然无意识的属于环境的智慧或预报一样。
如果一个人的灵心提前老化,他也就是具有这种能感觉到环境力量的本能。人出现的所有低级的"直觉",都是一些因为提前老化而不正常(受到动物的特点)发挥 的才能。如果一个人真正老了,他得到动物的特点 是健康(正常)的,因为他的身体已经无法接受(无法被改造)它们。但如果一个人在20岁身体还能被改造的时候老化,他就会得到那种不健康(不正常)的"直 觉"能力。只要理解提前接受的动物的特点,我们就能理解这种现象的产生。
根据这样的认识,我们就能帮治疗那种像动物的本能一样的与环境的联系(人需要通过意识把自己从环境分出去)。由于这种联系能"直觉"到的不是对于灵心精神 的直觉,而仅仅是一种发育时间不正常的现象。但这种现象能帮我们认出发育上的时间差异。现代的人往往不能观察到这种时间的影响,他们根据实验得出来的错误 的结论很多。
现在我们来看另一种,就是小孩的一些特点延长到中年段的情况。小孩子们根据小孩特有的本能都通过自己的头(神经系统)感受环境,而头(神经系统)会在新陈 代谢(意志行动的范围)中发挥(通过仿造去感受)对于环境的感受。如果一个小孩看到颜色,他就会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发挥一种陪伴着感受的活动。他的肚子也 会消化在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印象。小孩对于生命的过程很敏感,而这种敏感继续发挥到灵心中去。在我们脱离小孩的年代(成熟)时,我们感觉器官得到的印象就会 被分出来,再也不进入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年人感觉的过程只在身体的表面上发生。
小孩子们以他们的身体(无意识的新陈代谢)来接受所感觉到的印象,就像接受食品一样,而成年人仅仅以有意识的感觉器官来接受。但是也有一些仍然像小孩一样 的成年人。比如,一个人爱他的狗,每次在发挥这种爱的时候,他肚子里的某一个器官的某一个部分会发生生物的反应,使得他的消化过程在没有接受食品的时候也 一样会发生。在这个狗死的时候,消化的过程仍然要发生,但这个过程已经得不到感觉器官要给他带来的满足(启发或刺激)。结果,消化就不良。也许为了避免他 消化不良,我们就会给他买一个新的狗,使得消化过程(新陈代谢)又能得到满足(启发),但实际上有更好的办法。
如果一个中年人保持了小孩的特点,任何的新陈代谢根据某些从环境得来的感受养成的消化习惯在消失的时候都会留下消化不良。他的身体就依赖着从环境要得到的 印象。其中的一些人还能把这种在无意识的消化中发生的过程提高到有意识的思考(想象)中去。由于现代社会不让小孩成为小孩(不让他们玩)的这种作用,比较 多的人在中年段时还保留着小孩的以新陈代谢接受印象的特点。现代的心理医生所用的治疗手段是,把无意识的消化中的发生提高到有意识的思考中去,然后让"病 人"发泄。心理医生通过研究病人的梦去挖掘他生活中对于失望无意识的经历,而被找出来的"被隐藏的心理"在实际上就是肚子里的一些生物上的,现在再也得不 到外界刺激(启发)的过程。
以人为本的研究不想与现代的心理学家做对,它要承认别人在一定范围内的研究成果。以人为本的研究想做的只是,把所有的因素联系在一起,得到对于人类全面的 理解。但是在某一个小范围得到成果的人会反对,因为他们不想在一个全面的整体中看到自己的研究。以人为本的研究仅仅要对于单一的看法做出反抗。
如果一个人的灵心提前老化,出现的就是一种不正常的,能感觉到某些环境因素的本能,使得他无意识地进入到外界中。如果一个人脱离小孩的特点太晚,他就进入 生物的过程太多并感觉到这些过程。他不正常的现象是因为他进入自己的身体太深。如果要理解人(人类),我们就需要观察他从出生到死的整个生活的过程,特别 是要感受时间的过程。如果以人为本的研究要认识到灵心和精神的(悟感、灵感和直觉),它就必须进入到时间的过程。我们现代的社会做不到这一点。悟感、灵感 和直觉不应该是一种陌生,而应该是人类才能的进一步的发挥。做到以人为本的这种研究(悟感、灵感和直觉)不需要特殊的天赋,只需要把平常无意识的才能发挥 到有意识的程度,而我们的出发点是我们现代的自然科学带来的认识。
直觉是怎样发挥的
我们如何能变成认识真理的人,以便把实际的生活安排得更好。我们接受到感觉器官给我们从外界带来的印象并把它们与我们的思考联系在一起。我们灵心的生活就 是这些被思考联系在一起的印象。通过这种联系,我们给印象它们的意义。我们把自己的思考联系到(放在)所感觉到的外界中,但在普通的意识下,我们并不通过 (超越)这个外界。只有在发挥悟感(艺术创造的想象)的时候,我们才穿通了它,而悟感是一种做精神实验、做精神研究的手段,就像物质中的化学和物理实验一 样。具体的手段(方法)在我的书《Wie erlangt man Erkenntnisse hoeherer Welten》和《Geheimwissenschaft im Umriss》的第二部分被介绍过。
如果我们想穿通外界的表面并找到它的根据(真理),精神科学的手段比自然科学的快。如果不想自己学会(修炼)悟感,也可以去看别人通过悟感观察到并描写的 情况,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它们是否是真理。悟感(艺术创造的想象)是这样修炼的:要避免任何地感觉器官带来的印象,仅仅去思考一些比较容易弄清楚的内容。 所发挥的思考(想象)要是活力强烈的,我们要把自己交给了它们,就好像他们是在外界中感觉到的印象一样。在发挥的同时,我们不要搞那种神秘主义的幻想,而 要观察我们发挥(创造)的思考就好像观察外界一样。不要进入到梦中,而要完全保持有意识的状态。所观察到的,都要是像自由活力的感觉一样的。
如果我们在自己的思考中自由地活动并不依赖某些我们怕的因素,我们原来抽象的思考就会变得形象化。这样的形象就出现在普通的思考之中。在发挥(创造)这种 形象的时候,我们不要失去平时具有的意识。我们这样就在不睡眠的时候达到了平时只在做梦时达到的形象化。在做梦的时候,我们是被动的,只能感受,但是如果 这种形象不是在梦中,而是通过修炼悟感而达到的,形象就是我们自己造出来的,就是主动的。这些像梦中一样的形象是我们自己在保持意识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 所以我们也不会相信这些形象是事实,不会相信它们是客观外界的一部分。全都是自己造出来的。只有一个幻想者(幻象者)才会以为,他这样所观察到的是事实。 实际上不是,就像梦里的经历也不是事实一样。
为了准备好悟感的能力,我们需要学会随时去创造和控制这些思考中的形象。这种形象会让我们狂热它们的,甚至身世会变成我们思考脱不掉的东西。然后,修炼的 下一步就是,随时让这些形象消失掉。学会让它们消失与学会创造它们是一样重要的,就像我们能忘记的才能也重要一样(假如我们不会忘记,我们的头脑就在什么 时候都要不断地记忆(思考)所有记过的东西)。通过这样重复的修炼,我们就像动作培养肌肉一样去培养了某一种力量。我们就学会利用自己的意志随时去创造和 让消失任何地形象。我们学会的是,有意识地去创造平时只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被动形成的梦。
通过这样的有意识的控制,我们得到了一种新的才能。这种才能很像睡觉后醒过来时还能部分感到精神因素的状态。在梦中,有一种无意识范围中的混乱因素进入到 有意识的生活中去。这会发生,因为我们在睡眠中都会发挥那种创造形象的悟感。如果我们在不睡觉的时候发挥同样的才能,包括让形象消失的才能,我们就能得到 一种意识无内容的(意识有空间的)状态,很像是在醒过来的时候那样。超越外界的、精神的东西就会进入这种意识中的空间。在我们让自己创造的形象又消失的时 候,我们就造出了这种意识中的空间,使得(平常感觉不到的)超越物质外界的本质就能进入这个空间(我们就是穿通了外界)。这就是灵感。
在悟感中,我们创造了形象,使得我们在让它消失并造出空间的时候能有灵感。进入意识空间而被我们灵感到的就是精神世界的事实。
仅仅通过进一步地发挥每个人都具有的普通才能,我们就能达到这样的对精神的灵感。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研究所靠的手段。但是在做这样研究的同时,以人为本的研 究一定要靠对于时间过程的感受。我们人需要先有适合小孩的、后有适合中年人的、最后才有适合老人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要搞混,也不要单一。为了很好地去准 备修炼,我们需要靠完整的简历所包括的3种方式,和谐地把自己交给世界(为世界献身)。我们一定需要这三个方面:以小孩活力的态度接受、以中年人清醒的思 考去判断、以老人具有爱的态度献身生活。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悟 感(艺术创造的想象)是通过在梦里保持意识状态达到的。这样在梦中意识到的不是梦的内容(过程),而是创造梦的这种工作过程本身。这样我们也不可能相信, 被自己创造出来的形象是事实。如果学会了随时造出这些像梦中一样的形象,也随时让它们消失,我们就站在精神的世界中并以精神去思考,再也不是以头脑去思 考。这种思考与个人无关。对于形象的感觉(悟感)要是与个人因素分开发生的,它才可能是客观与所感觉到的形象一起(统一)的。
因为我们的感觉需要是与所感觉到的事物一起的(与个人因素一起的话就达不到客观),所以我们物质身体的感觉器官(特别是眼睛)也是与身体比较分开的、表面 上的。眼睛旁边的腺出眼泪洗眼睛并把"脏水"排到鼻子中去。这种过程很有智慧,但它是无意识地发生。在受到压力、冷、累和其他刺激时,这样的过程加快并达 到一点点意识的程度。在一个人意识到个人与世界的关系(道德灵心的悲伤或痛苦)时,他就会哭。灵心(情感)引起的物质过程比具有智慧的身体自然安排的更有 意识。最有意识的、引起眼泪的是与眼睛无关的。一般情况下,灵心的感受就这样引起物质身体的过程。
我们还可以去看更强烈的一种情况:如果感到痛苦,这种痛苦虽然是在灵心中感受的,但还可以修炼自己,不让身体表达出来这种痛苦(不让身体作出反应)。这样 的感受是更精神化的,是脱离身体的。如果能在灵心中感受,但并不让身体参与或反应,我们的感受就是发生在物质世界之外、是在精神中。对于精神的直觉也就是 通过继续培养(修炼)每个人自然具有的才能而达到的。
如果学会了让自己造成的形象(悟感)又消失、造成那种意识中的空间,最先出现的是自己的整个简历,返回一直到出生维持,但不包括身体的发生。在感觉不到身 体的时候,出现的只是灵心中的感受,那种平常无意识留在记忆中的部分。这不像是记忆力的回忆,而更像是造成时间过程的一种器官。造成空间关系的器官是物质 的身体。同样,造成时间过程的器官也就是不同事情之间的关系。
如果能靠那个让形象消失的力量同样也让灵心中发生的简历回忆消失,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除了物质身体的反应之外还让个人灵心的内心世界消失,同时保持有意识 的状态,我们就能认识到一些出生之前、也是准备出生之前的、在精神中的事情。这样在精神中直觉到的因素也对我们物质中的生活起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完全无 意识的,就像氧气中的氢一样。只有我们把氧气从氢分出去,只有我们把物质的身体和灵心从精神分出去,我们才能观察到氢,才能直觉到精神。但是,我们直觉到 的精神是在我们准备出生之前状态的精神。
当然,每个人都可以说"我不想感觉到这些",但是他也不能以为,可以在物质中看到这些精神的事实(真理)。我们普通的意识无法认识到精神(真理),所以不 想修炼直觉能力的人只能不说物质之外的事情。让物质身体和个人灵心的(内心世界)因素消失之后能认识到的(出生之前的),是通过直觉进入的世界。为了培养 好直觉能力,我们还需要另一种能力,就是随时发挥的意识,使得我们能随时、快速地和有肯定地行动。否则的话,一切都会消失。这是因为直觉不仅没有(物质 的)空间,也没有(灵心的)时间。灵心中发挥的感觉(灵感)比普通的记忆更有力量,因为所感觉(灵感)到的是推动我们人生的力量本身。灵感到的不是想象, 而是在心里推动着我们的力量(心理动力、动机等)本身。(精神中发挥的感觉是直觉) 在我们成功地让灵心精神的事实进入自己意识(灵心)中的空间时,我们获得认识的方式已经转变了。悟感中造出形象的思考有点像艺术家的创造工作,但有一个区 别:艺术家停留在离不开身体器官的想象(创想)中,而悟感是不依靠身体的,所以能接受事实的。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作品不像事实和真理那样起作用,它仅仅是在 物质中的。在悟感中造出来的形象更真实并能让人害怕。也许有人说"认识不能脱离逻辑,但艺术的就是脱离逻辑"。实际上,创造自然的力量(构造生命的力量) 不是根据逻辑,而是艺术化工作的。所以我们也只能通过艺术的方式去理解创造自然的力量。
灵感更像道德的理想,灵感和道德在本质上是同样一种工作。但有一个区别:道德的理想仅仅是一些没有力量的思想,这些思想本身是没有变成实际所需要的力量, 只能通过人得到实现。灵感就不像个理想的思考,灵感像心理自然的力量(心理动力)一样从自己就发挥力量,使得它变得很真实。
为了真正地感受灵感,我们需要一种抽象的思想没有的、把自己交给了所灵感到的事物的这种才能。我们需要以爱完全加入到事物中去并与它融为一体。这样才能进 入它,这样才是直觉。我们在普通的生活中也能发挥与这种"融为一体"(直觉)相似的事情,就是宗教中发挥的一种崇敬精神的气氛(感受)。但有一个区别:宗 教中发挥的崇敬精神的气氛是主观的,而通过直觉我们进入到客观的事实(真理)中去。
再总结一下:1。身体的感觉器官(感觉到的范围是物质的环境)、2。艺术化的悟感(感觉到的范围是构造生命的力量)、3。道德化的灵感(感觉到的范围是心 理动力)、4。崇敬精神的直觉(感觉到的范围是没有进入生活的自我)。这些因素在普通的生活中都已经存在了,不过,它们起的作用是我们意识不到的。精神不 断发生的对于物质(身体)的作用在小孩的身上最容易表现出来。所以我们通过理解精神对于物质的作用最容易去理解小孩。为了理解精神如何对物质起作用,我就 想介绍"记忆力"这个例子:
我们发挥的记忆力依靠物质身体的载体,比如一个睡觉够多的身体能支持记忆工作。如果我们让物质身体的神经麻木,或者把它们断开,记忆力也会受到影响。我们 的记忆力就是离不开身体的。但悟感、灵感和直觉不依靠物质的身体。所以在精神的范围中直觉到的经历(真理)是不可记忆的。根据以人为本的研究做精神研究的 人在培养悟感、灵感和直觉这种认识的同时也必须培养属于他个人的记忆力。但他所直觉到的真理还是不能进入这种离不开物质的普通记忆力。毕竟,一条我们记忆 的真实的鱼也不会直接进入做记忆的神经,进入的仅仅是我们对于它的想象,是象征。精神中的真实的直觉不能(仅仅)在想象中发生(但记忆是在想象中的)。我 们能记忆的只是,我们通过什么手段获得了某一种直觉,然后靠这个手段再去直觉和感受。
如果我们在直觉的同时不保持属于我们个人的意识和记忆力,我们就会在直觉感受的过程中失去自己,使得我们无法做精神的研究工作。为了能判断我们在精神范围 中得到的经历,保持属于我们个人的意识和记忆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会进入幻想(幻象)。
精神与记忆力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不管我们认不认识到精神,精神的都会在我们的内心中起到作用并与人有联系。虽然,在我们正好不记忆的时候,我们与我们所 记忆的内容工作是无意识的,但在我们不记忆的时候,所记忆的仍然抓住我们物质的身体并让他参与到这种工作。可是精神中的经历本身不进入物质的身体,使得它 超越生命的限制,在普通的生活中达不到意识。这样,我们才真正地认识到整个人,使得我们在教育他的时候能找到合适(正确)的手段。
source: 太极人生
人的教育建立在我们对于人的认识上,而对于人的认识建立在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上。人做事的才能和能力,都是从世界找出来和在世界中才能发挥的。而我们现代 (1924年)的对于教育的看法也来自于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现代的人(1924年的西方人)很骄傲和相信自己发达的智力和从智力发展出来的生活,不仅科 学家们是这样的。到处都有自然科学的思想存在。有的人以为着自己的道德或者宗教不依赖任何思想,但是媒体就能表现他们的依赖。所有我们所做的事情,比如起 床、吃早餐、做教育工作和其他工作,都依赖着思考中自然科学的成分。甚至宗教也是我们通过智力去接受的。自然科学就是建立在智力上。虽然自然科学表明,它 是在观察上建立的,可是实际上它主要是建立在智力逻辑的结论上。
现代的人认为,以前的人做事没有事实的根据,现代逻辑的思考(智力)才有了事实的根据。他们很怕创造的想象。因为怕自由地去想象,他们就抓住了智力,以为 智力就等于事实(真理)。其实,逻辑还不等于是观察到,而仅仅是结论和猜测。同时,教育者能发现:在单一发挥智力的教育下,人的才能和人才具有的一些能力 都会萎缩。人们愿望着心地、道德、本能和宗教的力量(动机)。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真正地对于人(人类)的认识。
代表西方的Herbert Spencer就能代表这样的发展。他不是理想的,但是他是从现代的这种思想而来的,他的判断都是靠自然科学智力的思想。他研究的是,人如何从低级的生命 发展到高级生命并认为,现代的教育不符合他这种认识。他疑问:对于什么的认识是最重要的?智力的、道德的和身体的教育应该是怎么样子的?他说:现代的人是 想把教育适应生活、工作和国家的需要,想把被教育出来的人变成是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用的、可以承担国家工作的人,可是我们忘记的是,把他们培养成能教育 后代的家长。人最高级的才能应该是教育后代。
他还说:我们高级的理想和要求很多,可是更重要的是学校里的现实。比如500到600年以后的历史研究家会发现现在用的课本并根据这些课本来判断现在的人 的生活,包括心理的生活。他找到的就是很多死板的标准、固定的概念和早就已经过去的语言。根据逻辑,这个研究家就会认为,这个他研究的时代(现代)没有了 一种自己的文化。因为跟生活没有多少联系他还会认为,他发现的这种教材就是培养和尚或者其他不需要参与社会的人的。那么,为什么现代的大人还是能适应生 活,在世界中做事呢?因为世界中的生活逼着他们适应,否则就活不下去。这是我们从现代的教育得到的印象。现代的教育把我们培养成适合理论中存在的一种社会 模式的人。在毕业之后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实际的世界中能做一些什么事情,就尝试建立那个理论中存在的模式。
如果问"靠智力而发挥的想象给我们的生活什么价值?"我们就能看出来,现代智力的思维方式给我们带来一些什么。自然科学帮助我们了解一切没有生命的过程, 还让我们以为着同时也了解了生命的过程。现代人想象中的东西都是人以外的,根据化学和物理的理解去想象整个世界。化学和物理的想象也成为了我们感受并发挥 情感的基础。这样一来的,对于地球和宇宙形成和结束的想象就是Kant给我们介绍的、没有灵心和精神的。如果一个人的心里有发挥情感(灵心)的需要,他就 补充对于上帝的一种想象,去想象上帝如何做到这些化学和物理的过程。不过,他们也不会想象一个在地球和宇宙形成过程中已经跟着形成的人的灵心和精神。
一个只相信智力自然规律的人会怀疑灵心和精神的存在,因为他相信一种物理规律:所有种力量都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力量,比如热量转变成动力,但是总是都会留下 一些热量(这种力量),使得最后所有的力量都会转变成不同程度的热量。根据这个自然规律,人所有发挥出来的道德和宗教的情感和思考最后都会结束在一种热量 死亡中。所发挥的最后都是不存在的。人才能发挥的在这个世界观中最后仅仅是一个幻想。虽然这种自然规律的世界观只是一种理论,可是具有这种理论的思考使得 我们不知道,为了什么还要去生活。这种思考也就是我们课本中的。
虽然,我们也培养一些宗教的想象,可是把这些宗教的想象和自然科学的想象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不是变成假的吗?所有假的、没有真理的东西都会破坏生活。 这种假和矛盾的产生就是因为我们的世界观不给人留下他的位置和作用。我们骄傲着学习这样的一种自然科学:人类从低级动物发展成了最高级的动物。但人也仅仅 是个动物吗?我们就这样去感受自己。教育改革家Herbert Spencer作为一个好的例子。根据他没有包括人的世界观他说:我们要避免大人对于小孩的影响,比如说,小孩把家里搞乱,父母就发脾气并打小孩。其实, 打小孩与搞乱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我们要让小孩了解到真正的、自然中的因果关系。在一个男孩玩火的时候,我们不要发脾气,而要支持他的好奇感,轻轻地让他 感觉到火能破坏的作用。只有这样去教育,才是符合自然科学的。
如果我们在所有的地方都要实现这样的一种自然科学的"真理",就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小孩的情感和思考完全地去参与自然科学所研究的自然的发生,而再也不是 有意识地去参与世界的。人所做的一切仅仅是根据自然规律必须产生的结果。人不会做到自然反应之外的事情,而仅仅是一种根据自然规律必须产生的现象。这样的 世界观还包括人的本质吗?我们没有勇气去认识到这一点,同时这种世界观影响到了我们感受自己的方式。
很多人相信自然科学,包括宇宙根据自然规律要提高热量而消失。因为最后的结果都是提高热量而死了,所以主意、宗教和理想的动机在这个世界观中都会变成幻 想。这样,人类不是被骗了吗?我们现代文明的社会就是从这种失望的气氛发展出来的。这种气氛根本不适合小孩的教育。小孩需要的是,给人带来生活价值和任务 的一种世界的认识。如果我们只根据自然必要去教育,被培养出来的小孩就不学会自由地决定(改变)自己的行为。在现代社会中能自己改变(决定)自己行为的人 能这样做都只是因为他们很强,能排斥教育的作用。
我们不仅需要思考,也需要感受(情感),因为所有改变世界的动机和力量都是从感受和情感产生的。注重人的研究要作为一种变成感受的世界观,所以它比较适合 成为教育的基础。比较简朴的心(人)已经在反对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在中国,他们不根据所谓的科学,而根据情感去决定事情),但他们都已经接受了只有自然结 果,所以没有自己去改变结果的可能,就让人失望的这种世界观。结果,人们放弃了自己的作用,唯一能追求的是经济的发展和消费。在自然科学的世界观中唯一留 下的事实,是生产、交易和满足消费的需求。理想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主义,不是真实的生活和感受。我们现代的人就是这样生活和教育的。
由于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我们脱离了真实的生活,并没有深入到真理中去。人们一边活得很累,一边不想承认:所有根据唯物主义来发挥的、单一的管理主义,都 是自然科学的思维带来的后果。如果我们只用智力的方式去接受周围的事实,我们永远都不会发挥动力(思考本身没有感动人的力量,情感才有感动人并让人行动的 力量)。智力不能使得人有力量并行动。智力本身不是一个能改变什么的力量(而是反射和反映)。 有一个作家说:最厉害的知识分子,头越来越大,四肢越来越 萎缩,他最后就会变成一个只能被别人推动的球。
因为我们以发达的智力已经脱离了真实的生活,现在唯一能感觉到的事实是,肚子饿,所以要吃饭或者为了物质消费去竞争(战争)中的原因和结果。在这两个方 面,我们还能感觉到事实。不过,在其他的方面,因为已经脱离了事实,所以人非常地坚定(坚强)。人们是批评和害怕那种唯物主义没有文化的社会,可是他们意 识不到的是,这种社会是智力的教育所产生的后果。
智力主义本身不能认出真实和真理,但教育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感受到真实和真理。智力在教育中会起到好的作用吗?这是这本书首先要提的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另一 种,从全面的生活找出来的手段。现代的人喜欢在公开的会议上讨论,他们不是安静地观察某种事情的本质(特点),而是靠智力去结论。这些会议都是飞在真实世 界表面的以上;非常地聪明;我并不想批评他们,会议上所说的,都没有错。从某种角度来看,每一个人都是对的。为什么呢?因为在不需要观察事实的智力主义 中,所有的逻辑都是有可能的。事实和真理是跟这些伟大结论分开存在和发生的。比如说,人家结论过以黄金量为基础的货币会带来无限的交易。但在实现之后产生 的却是相反的,是收海关税的现象。
这种仅仅在逻辑中存在的、脱离人的智力不适合作为教育工作的基础。教育工作的基础在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包括情感的关系。教育应该 是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人质关系(情感)而发挥的。为了实现这样的一种教育,我们需要对于人类的认识,而在这里要介绍的以人为本的研究就是想给我们带来这种 认识。
精神是否能研究的
如果继续来看各种各样的因素,我们就能发现:现代对于世界的解释进入不了人(人类的本质)。但,我们现代对世界的解释不想承认这一点,是因为承认的话,就 也要承认以人为本的研究。在Herbert Spencer的后面有了Darwin主义。它更强调自然科学和智力。甚至人在内心世界中发挥的心地和愿望是通过这样的手段介绍的。在Darwin在他的 书《die Entstehung der Arten》通过某种观察和逻辑结论培养了一种新标准的思维方式。Darwin客观地观察,客观地从观察找出自然规律。他学会了避免主观,完全客观地(就 是脱离自己)去思考。他很标准地发现最低级生物与人共同的地方,全都是清楚逻辑化的,可是他却没有接触到人的本质,也没有接触到人在情感和理想中对于超出 物质事物的追求。在碰到这个限的时候他不明白地问:"为什么上帝只造出了低级的生物,让高级的慢慢从低级的发展出来,为什么他不直接去造了完整的呢?"
Darwin就停留在这个问题中,并没有考虑能否超出他理解上存在的这种限。他仅仅拿了传统的"上帝"去代替进一步的理解。在解释物质的时候,他利用的是 智力的自然科学,可是在需要解释超出这些的时候,他仅仅用了传统宗教的信仰。他的书《die Abstammung des Menschen》也如此。比较有意思的是,中欧和英国/美国接受这些书的不同方式。德国人很热烈地接受,并不停留在Darwin的限以内,而根据他的研 究去造了新的科学的宗教,就是用物质的科学去解释精神的现象。美国人则说:自然科学无法研究和理解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所以我们无法去研究非物质的事物。
Du Bois-Reymond把我们去认识时碰到的限制当成他的理论。他说:我们不可能进入(理解)事物的本质本身,也不能理解自己的意识。所有超出自然科学 的,都是通过宗教的信仰才能接受的。所以我们不可能用科学的手段去认识它,而只能相信它。美国人实用但不确定,德国人不实用但理论上前后一致。 Darwin的第3本书是写人的内心世界。它会满足一个对于灵心有兴趣的读者并让他相信,智力的自然科学也能认识到灵心和精神的。以人为本的研究也希望做 到这一点。我们在灵心精神的研究过程中不要脱离或违背智力和科学的思考。但是同时我们想培养思考,以便超越现有的认识的限制,以科学的方式进入精神的范围 并获得对于人类的认识。
第一需要走的步不是教育本身,而是超越限制并获得精神的认识。首先要弄清楚现代普遍理解的本质。为了这一点,我们可以假设两件事情。第一是:假如所有的事 物根据自然情况都已经是直接能看透的,包括我们物质的感觉器官无法看到的部分。这样的话,我们就只要看它,就理解它本质的一切,比如人体内的各种各样的生 长和消化过程。为了能成功地去想象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必须失去生活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爱"。这是因为完全不同于清楚理解的思考的另一种力量成为了"爱 "的基础。通过自然发生的直接的抽象完整的理解和思考,爱就会在萌芽状态中萎缩。逻辑的理解不给发挥爱的机会,因为理解是冷淡的。假如我们什么都直接能理 解,我们就无法去爱。
可以假设的第二件事情是:假如,我们随时都可以看清和理解自己内心中的一切的发生,包括各种各样心理动力的产生。为了能成功地去想象这样的情况,我们也必 须失去一种属于人本质的因素,就是对于自己在外界中做过的事情的"记忆"。一般情况在观察自己内心时看到的,是记忆的东西,不直接是自己的本质。没有记忆 力的生活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我们要在平常的生活中看清自己内心的真正的本质,我们就需要取消这个记忆力。由于生活的需要,我们的认识必须受到限制。
对于事物的完全又无限的认识需要我们没有了爱和记忆力。我们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只是因为我们的认识受到了限制。为了能生活,我们需要爱和记忆力,为了能发挥 它们,某一些范围对于我们必须是隐藏的。现在要提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学到一种不用失去和破坏社会能力(爱)和个人内心世界(记忆力)的进入精神范围的方 法?
以人为本的研究敢表明:智力和自然科学不可能使得我们能认识到精神。它还敢问:有什么不违背科学的让我们认识到精神的手段?它要帮我们超越物质的范围,但 不要脱离准确可靠的科学手段。在这里所介绍的以人为本的研究不是反对科学的,而是继续扩大科学要研究的范围,找新的科学研究手段。除了说,现代的自然科学 缺少一些精神科学能提供的手段之外,我还想说另外两个有必要说的观点。
第一个是:如果说,科学有它的限制,超越科学的是我们只能根据传统宗教相信的,这种看法是有害处的。很早以前,宗教不是一个相不相信的问题,而是一个认识 的问题。当时的人认识到了精神的真理就像我们现代人认识外界一样。我们现代的认识范围缩小到物质的感觉器官所能感觉到的。所以现代的人无法认识到精神的真 理,而只能相信传下来的宗教。以前从每个人对于精神的认识来发挥的宗教生活给了当时的人去生活做事的力量。现代的所谓的文明社会不会给人(包括人体)足够 的做事的力量,因为"相信"没有"认识"那么多的力量。因为人们无意识地感觉到这一点,他们就会寻找并找到"体育"这种兴趣。因为宗教失去了能给身体的力 量,人们就想用体育去代替它。但未来的体育要发挥除了"代替宗教"之外的一种作用。
第二个有必要说的观点是:我们所谓的自然科学智力的"文明社会"让我们进入的不是生活,而是破坏生活的矛盾。智力造成的是复杂。现代的人很羡慕小孩如何重 复经历到人类在历史上经过的野蛮生活。人类是从野蛮社会发展到文明社会的,但是小孩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会再次经历过人类的过去。小孩脸的形态也像野蛮人 的。现代的人在搞教育时又崇拜了Rousseau,在他们的内心中有些追求"自然"的愿望。但同时我们已经进入并卡住在智力中,我们不能不根据逻辑走,教 育的做法也都要变成有逻辑的。这样有逻辑的教育又接触不到重复野蛮生活小孩的本质。大人觉得,逻辑是自然的,可是这个逻辑接触不到小孩(不起作用)。从历 史我们也知道,野蛮人是没有逻辑的。适合大人的智力和逻辑是原始的、具有野蛮本质的小孩不会有的。小孩追求的是自然力量,他们很难适应逻辑智力的思考。在 要教育意志的时候,一个靠逻辑智力的人就更无能(起不到作用),因为他以为什么都要是有用的。只相信逻辑智力的人会觉得,很多我们在生活中做出的事情都是 没有用的,就要求把所有无用的内容从课程表删出去。野蛮人和小孩会不会追求"有用"这个目标。不!现代的智力份子认为,所有的想象要符合逻辑,而所有的意 志教育要是有用的。但是野蛮人没有逻辑和"有用"这个概念。他们追求的是没有逻辑和没有用的但是美丽的装饰品。小孩也是这样的。大人想给小孩带来的是逻辑 和"有用"这个概念,可是小孩自己只想要美丽的。这种矛盾为什么出现呢?
智力的思考只是单一的、只是人生的一个方面,就是不睡眠的意识(白天)。我们(发挥智力的人)对于睡眠状态的研究,都是在不睡眠状态下做的。在我们观察自 己有意识的状态时,我们不仅认识了它,同时也进入了并感受了它。但进入并感受睡眠状态不是有意识地。有很多的因素会引起我们对于睡眠的神秘感。希腊人早就 说了:一切都是从神秘感和惊异开始,但也需要继续发挥到认识的程度。但这一点是普通人做不到的。普通人不能在睡眠中发挥意识,不能意识到自己进入的范围。
获得对于精神的认识(直觉能力)的第一步不是对这种认识本身的追求,而是扩大普通的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扩大到超越物质的范围中去。为了扩大,我们就需要 把白天有意识的时候在物质的世界中观察(感觉)到的继续扩展到睡眠和做梦没有感觉能力的状态中去。需要这样是因为在睡眠和做梦的状态中,超越物质的会进入 普通的人生范围。现代的人已经学会了观察,现在还需要做的是,把这种观察的注意力引导到某些因素和观察的方式。
我们平常不注意到的是,睡眠中的发生如何影响到有意识状态中的发生。但下面,我就要介绍一些怎样去观察睡眠状态的例子。有的比较幼稚的人以受限制的方式感 觉到有意识和睡眠的区别。如果对他们说"睡觉太多的人很懒,没有用",他们就会回答"在睡眠中我们不犯罪"。为了区分得更清楚就可以说:很多人做的梦是重 复和照搬他们在物质世界中经历的。在他们的梦中都会出现那些在实际生活中也出现的困难。另一些人的,或者同样人的另一些梦中的发生并不根据物质世界中的情 况所发生。比如我们在梦中飞起来不会是重复实际物质生活经历的。
如果观察有意识、做梦和睡眠这三种状态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在我们做了重复实际生活和物质世界带来的困难的那种梦之后,醒过来就是没有力气,整天都 没有力气。但在我们做了不符合实际物质生活的那种梦之后,醒过来时就很有力气和精神,身体的感觉好像很轻。我们越是从事情本身去观察越能发现睡眠(睡觉) 和意识(不睡觉)状态之间的关系。
比如在梦中出现好吃的东西,而且我们在梦中的肚子感受把它吃掉的过程。醒过来之后,我们的肚子没有了胃口或不舒服。如果我们在梦中与一个天使对话并感受这 个过程,醒过来之后我们就很有胃口。这是因为"吃"是重复照搬物质生活的,在精神世界中我们不吃。在睡眠中与我们发生的是我们不知道(意识不到)的,但它 会影响到我们(白天)有意识的生活。照搬物质生活的梦对物质的身体有不健康的作用。不切合实际物质生活的、没有逻辑的梦有健康的作用。脱离物质规律的经历 才能给物质的身体带来健康。这是无意识的范围起到的作用。
梦与有意识的灵心生活是不一样的。在有意识的时候,我们利用自己的意志把某种想象与另外某种想象联系在一起或把它们分开。在梦中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梦中的 内容(想象)像事实一样自动就形成,不是由我们的意志去发挥的。在梦中,灵心是被动的。另外,梦能给我们露出自己本质的样子。如果在有意识的生活中判断一 个人,我们会注意到一些去避免我们直接从灵心作出判断的因素,比如是社会地位或者生活必要。在梦中,这种思考的因素就不起作用,使得我们比如去打一个在有 意识时不敢想象去打的人。根据自己在梦中的发生,我们就能知道平常意识不到的一些自己的同感和反感。
有意识的时候,我们不会承认这些同感和反感的存在,但在梦中,无意识的就会出现。有意识的生活中所发挥的情绪和心情,其实都是从梦中出现过但后来又忘记的 发生得到启发。无意识的动力在梦中露出来并造成有意识的生活中的情绪。如果不承认这样的作用,我们就无法理解人的生活。
在这里所描写的作用,一般都是无意识地发生的,我们也无法去控制这种作用。可是我们也可以把这种作用变成有意识的,像数学或者科学研究一样有意识的(有意 识地让这种作用发生)。如果我们学会有意识地去感觉并控制这种作用,这种平常随和发生的睡眠和有意识的生活彼此的影响就会变成有意识地学会的悟感、灵感和 直觉。这样,我们就能获得对于人类的认识。有意识地去培养平常在梦中露出来的无意识的范围,这是以人为本的研究要用的手段。这就是对于人类的认识。
什么不是直觉
基本上所有在现代社会中所观察的,都是表面上的现象。比如,我们调查小孩、中年人和老人的肺,然后根据不同年龄的肺的状况去结论人生和简历。实际上我们调 查了3个人的状况,并不是过程,而根据逻辑结论出来的过程仅仅是逻辑上存在的,根本不是对于时间过程的感受。下面给的,真正感受时间过程的例子对于老师来 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观察人生的过程,我们就无法理解一个小孩对于一个大人发挥的尊敬和敬畏的意义,当然只要是有道理的敬畏。这种在小孩时候发挥的尊敬 和敬畏的才能在他长大并已经老的时候会变成一种安慰和带来希望的才能(这种安慰不是通过说话起到的)。小时候是尊敬,中年段时消失了,老年时是安慰的才 能。也可以说,如果一个小孩发挥了祈祷的心情,这种心情在中年段时会被掩盖,但在老年时又以祝福的才能出现。为了发现这样的道理,我们需要感受时间的过 程,而不是根据逻辑结论出来的过程。
为了以感受时间过程的方式观察人类,我们还可以把人与动物比较:动物一出生,很快就会做到为了生存所需要做的事情(站起来、走路、游泳等),并不需要学习 的过程。人在出生时什么都不会,需要很长的学习过程并保持改变自己的可能。人做事情并成熟的最重要的时候是中年段,在这一段时间中,他就会把自己的行为适 应世界的需要并得到经验。人体的器官在这个时候仍然能受到影响,仍然能被改造。动物不是这样的,动物器官的特点一出生就已经固定下来了,就像老人一样。但 是,为什么动物的灵心状态并不像老人的?因为与这些对比的繁殖功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就是让年轻的作用。在达到繁殖能力时,动物会变成"老物",而人达到繁 殖才能和变成老人之间的时间距离拉得很大,因为它们之间有那个根据世界需要去改造(自己和环境)的中年段。
如果感受这种时间的过程,我们也能看到一些不正常的发展,比如是灵心提前的老化(固定化),或者是推迟脱离小孩的特点。这种"提前"和"推迟"造成的后果是我在这里想介绍的内容。
如果一个人老化,他就固定化,也更灵心精神化,同时他的身体会得到动物的特点。一般的老人能认识到很多灵心精神中的生活道理(关系),但他们的身体失去了 表达和实践这些道理的能力。他们理解世界,但是他们的身体不合作,也不能接受外界来的作用。所以老人只在灵心精神中接受。但如果那种"得到动物的特点"在 身体还能接受、还能被改造的时候已经(提前)开始了,动物的特点就会进入人的身体。因为灵心提前老化是在身体还能接受的时候发生,所以这种人就会得到动物 的某些特点。动物具有一些人没有的、通过它们身体的结构设定的本能。通过这些本能,动物比人更与环境有联系。靠这些本能,动物就会感觉到什么地方在什么时 候有危险,就像一种自然无意识的属于环境的智慧或预报一样。
如果一个人的灵心提前老化,他也就是具有这种能感觉到环境力量的本能。人出现的所有低级的"直觉",都是一些因为提前老化而不正常(受到动物的特点)发挥 的才能。如果一个人真正老了,他得到动物的特点 是健康(正常)的,因为他的身体已经无法接受(无法被改造)它们。但如果一个人在20岁身体还能被改造的时候老化,他就会得到那种不健康(不正常)的"直 觉"能力。只要理解提前接受的动物的特点,我们就能理解这种现象的产生。
根据这样的认识,我们就能帮治疗那种像动物的本能一样的与环境的联系(人需要通过意识把自己从环境分出去)。由于这种联系能"直觉"到的不是对于灵心精神 的直觉,而仅仅是一种发育时间不正常的现象。但这种现象能帮我们认出发育上的时间差异。现代的人往往不能观察到这种时间的影响,他们根据实验得出来的错误 的结论很多。
现在我们来看另一种,就是小孩的一些特点延长到中年段的情况。小孩子们根据小孩特有的本能都通过自己的头(神经系统)感受环境,而头(神经系统)会在新陈 代谢(意志行动的范围)中发挥(通过仿造去感受)对于环境的感受。如果一个小孩看到颜色,他就会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发挥一种陪伴着感受的活动。他的肚子也 会消化在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印象。小孩对于生命的过程很敏感,而这种敏感继续发挥到灵心中去。在我们脱离小孩的年代(成熟)时,我们感觉器官得到的印象就会 被分出来,再也不进入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年人感觉的过程只在身体的表面上发生。
小孩子们以他们的身体(无意识的新陈代谢)来接受所感觉到的印象,就像接受食品一样,而成年人仅仅以有意识的感觉器官来接受。但是也有一些仍然像小孩一样 的成年人。比如,一个人爱他的狗,每次在发挥这种爱的时候,他肚子里的某一个器官的某一个部分会发生生物的反应,使得他的消化过程在没有接受食品的时候也 一样会发生。在这个狗死的时候,消化的过程仍然要发生,但这个过程已经得不到感觉器官要给他带来的满足(启发或刺激)。结果,消化就不良。也许为了避免他 消化不良,我们就会给他买一个新的狗,使得消化过程(新陈代谢)又能得到满足(启发),但实际上有更好的办法。
如果一个中年人保持了小孩的特点,任何的新陈代谢根据某些从环境得来的感受养成的消化习惯在消失的时候都会留下消化不良。他的身体就依赖着从环境要得到的 印象。其中的一些人还能把这种在无意识的消化中发生的过程提高到有意识的思考(想象)中去。由于现代社会不让小孩成为小孩(不让他们玩)的这种作用,比较 多的人在中年段时还保留着小孩的以新陈代谢接受印象的特点。现代的心理医生所用的治疗手段是,把无意识的消化中的发生提高到有意识的思考中去,然后让"病 人"发泄。心理医生通过研究病人的梦去挖掘他生活中对于失望无意识的经历,而被找出来的"被隐藏的心理"在实际上就是肚子里的一些生物上的,现在再也得不 到外界刺激(启发)的过程。
以人为本的研究不想与现代的心理学家做对,它要承认别人在一定范围内的研究成果。以人为本的研究想做的只是,把所有的因素联系在一起,得到对于人类全面的 理解。但是在某一个小范围得到成果的人会反对,因为他们不想在一个全面的整体中看到自己的研究。以人为本的研究仅仅要对于单一的看法做出反抗。
如果一个人的灵心提前老化,出现的就是一种不正常的,能感觉到某些环境因素的本能,使得他无意识地进入到外界中。如果一个人脱离小孩的特点太晚,他就进入 生物的过程太多并感觉到这些过程。他不正常的现象是因为他进入自己的身体太深。如果要理解人(人类),我们就需要观察他从出生到死的整个生活的过程,特别 是要感受时间的过程。如果以人为本的研究要认识到灵心和精神的(悟感、灵感和直觉),它就必须进入到时间的过程。我们现代的社会做不到这一点。悟感、灵感 和直觉不应该是一种陌生,而应该是人类才能的进一步的发挥。做到以人为本的这种研究(悟感、灵感和直觉)不需要特殊的天赋,只需要把平常无意识的才能发挥 到有意识的程度,而我们的出发点是我们现代的自然科学带来的认识。
直觉是怎样发挥的
我们如何能变成认识真理的人,以便把实际的生活安排得更好。我们接受到感觉器官给我们从外界带来的印象并把它们与我们的思考联系在一起。我们灵心的生活就 是这些被思考联系在一起的印象。通过这种联系,我们给印象它们的意义。我们把自己的思考联系到(放在)所感觉到的外界中,但在普通的意识下,我们并不通过 (超越)这个外界。只有在发挥悟感(艺术创造的想象)的时候,我们才穿通了它,而悟感是一种做精神实验、做精神研究的手段,就像物质中的化学和物理实验一 样。具体的手段(方法)在我的书《Wie erlangt man Erkenntnisse hoeherer Welten》和《Geheimwissenschaft im Umriss》的第二部分被介绍过。
如果我们想穿通外界的表面并找到它的根据(真理),精神科学的手段比自然科学的快。如果不想自己学会(修炼)悟感,也可以去看别人通过悟感观察到并描写的 情况,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它们是否是真理。悟感(艺术创造的想象)是这样修炼的:要避免任何地感觉器官带来的印象,仅仅去思考一些比较容易弄清楚的内容。 所发挥的思考(想象)要是活力强烈的,我们要把自己交给了它们,就好像他们是在外界中感觉到的印象一样。在发挥的同时,我们不要搞那种神秘主义的幻想,而 要观察我们发挥(创造)的思考就好像观察外界一样。不要进入到梦中,而要完全保持有意识的状态。所观察到的,都要是像自由活力的感觉一样的。
如果我们在自己的思考中自由地活动并不依赖某些我们怕的因素,我们原来抽象的思考就会变得形象化。这样的形象就出现在普通的思考之中。在发挥(创造)这种 形象的时候,我们不要失去平时具有的意识。我们这样就在不睡眠的时候达到了平时只在做梦时达到的形象化。在做梦的时候,我们是被动的,只能感受,但是如果 这种形象不是在梦中,而是通过修炼悟感而达到的,形象就是我们自己造出来的,就是主动的。这些像梦中一样的形象是我们自己在保持意识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 所以我们也不会相信这些形象是事实,不会相信它们是客观外界的一部分。全都是自己造出来的。只有一个幻想者(幻象者)才会以为,他这样所观察到的是事实。 实际上不是,就像梦里的经历也不是事实一样。
为了准备好悟感的能力,我们需要学会随时去创造和控制这些思考中的形象。这种形象会让我们狂热它们的,甚至身世会变成我们思考脱不掉的东西。然后,修炼的 下一步就是,随时让这些形象消失掉。学会让它们消失与学会创造它们是一样重要的,就像我们能忘记的才能也重要一样(假如我们不会忘记,我们的头脑就在什么 时候都要不断地记忆(思考)所有记过的东西)。通过这样重复的修炼,我们就像动作培养肌肉一样去培养了某一种力量。我们就学会利用自己的意志随时去创造和 让消失任何地形象。我们学会的是,有意识地去创造平时只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被动形成的梦。
通过这样的有意识的控制,我们得到了一种新的才能。这种才能很像睡觉后醒过来时还能部分感到精神因素的状态。在梦中,有一种无意识范围中的混乱因素进入到 有意识的生活中去。这会发生,因为我们在睡眠中都会发挥那种创造形象的悟感。如果我们在不睡觉的时候发挥同样的才能,包括让形象消失的才能,我们就能得到 一种意识无内容的(意识有空间的)状态,很像是在醒过来的时候那样。超越外界的、精神的东西就会进入这种意识中的空间。在我们让自己创造的形象又消失的时 候,我们就造出了这种意识中的空间,使得(平常感觉不到的)超越物质外界的本质就能进入这个空间(我们就是穿通了外界)。这就是灵感。
在悟感中,我们创造了形象,使得我们在让它消失并造出空间的时候能有灵感。进入意识空间而被我们灵感到的就是精神世界的事实。
仅仅通过进一步地发挥每个人都具有的普通才能,我们就能达到这样的对精神的灵感。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研究所靠的手段。但是在做这样研究的同时,以人为本的研 究一定要靠对于时间过程的感受。我们人需要先有适合小孩的、后有适合中年人的、最后才有适合老人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要搞混,也不要单一。为了很好地去准 备修炼,我们需要靠完整的简历所包括的3种方式,和谐地把自己交给世界(为世界献身)。我们一定需要这三个方面:以小孩活力的态度接受、以中年人清醒的思 考去判断、以老人具有爱的态度献身生活。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悟 感(艺术创造的想象)是通过在梦里保持意识状态达到的。这样在梦中意识到的不是梦的内容(过程),而是创造梦的这种工作过程本身。这样我们也不可能相信, 被自己创造出来的形象是事实。如果学会了随时造出这些像梦中一样的形象,也随时让它们消失,我们就站在精神的世界中并以精神去思考,再也不是以头脑去思 考。这种思考与个人无关。对于形象的感觉(悟感)要是与个人因素分开发生的,它才可能是客观与所感觉到的形象一起(统一)的。
因为我们的感觉需要是与所感觉到的事物一起的(与个人因素一起的话就达不到客观),所以我们物质身体的感觉器官(特别是眼睛)也是与身体比较分开的、表面 上的。眼睛旁边的腺出眼泪洗眼睛并把"脏水"排到鼻子中去。这种过程很有智慧,但它是无意识地发生。在受到压力、冷、累和其他刺激时,这样的过程加快并达 到一点点意识的程度。在一个人意识到个人与世界的关系(道德灵心的悲伤或痛苦)时,他就会哭。灵心(情感)引起的物质过程比具有智慧的身体自然安排的更有 意识。最有意识的、引起眼泪的是与眼睛无关的。一般情况下,灵心的感受就这样引起物质身体的过程。
我们还可以去看更强烈的一种情况:如果感到痛苦,这种痛苦虽然是在灵心中感受的,但还可以修炼自己,不让身体表达出来这种痛苦(不让身体作出反应)。这样 的感受是更精神化的,是脱离身体的。如果能在灵心中感受,但并不让身体参与或反应,我们的感受就是发生在物质世界之外、是在精神中。对于精神的直觉也就是 通过继续培养(修炼)每个人自然具有的才能而达到的。
如果学会了让自己造成的形象(悟感)又消失、造成那种意识中的空间,最先出现的是自己的整个简历,返回一直到出生维持,但不包括身体的发生。在感觉不到身 体的时候,出现的只是灵心中的感受,那种平常无意识留在记忆中的部分。这不像是记忆力的回忆,而更像是造成时间过程的一种器官。造成空间关系的器官是物质 的身体。同样,造成时间过程的器官也就是不同事情之间的关系。
如果能靠那个让形象消失的力量同样也让灵心中发生的简历回忆消失,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除了物质身体的反应之外还让个人灵心的内心世界消失,同时保持有意识 的状态,我们就能认识到一些出生之前、也是准备出生之前的、在精神中的事情。这样在精神中直觉到的因素也对我们物质中的生活起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完全无 意识的,就像氧气中的氢一样。只有我们把氧气从氢分出去,只有我们把物质的身体和灵心从精神分出去,我们才能观察到氢,才能直觉到精神。但是,我们直觉到 的精神是在我们准备出生之前状态的精神。
当然,每个人都可以说"我不想感觉到这些",但是他也不能以为,可以在物质中看到这些精神的事实(真理)。我们普通的意识无法认识到精神(真理),所以不 想修炼直觉能力的人只能不说物质之外的事情。让物质身体和个人灵心的(内心世界)因素消失之后能认识到的(出生之前的),是通过直觉进入的世界。为了培养 好直觉能力,我们还需要另一种能力,就是随时发挥的意识,使得我们能随时、快速地和有肯定地行动。否则的话,一切都会消失。这是因为直觉不仅没有(物质 的)空间,也没有(灵心的)时间。灵心中发挥的感觉(灵感)比普通的记忆更有力量,因为所感觉(灵感)到的是推动我们人生的力量本身。灵感到的不是想象, 而是在心里推动着我们的力量(心理动力、动机等)本身。(精神中发挥的感觉是直觉) 在我们成功地让灵心精神的事实进入自己意识(灵心)中的空间时,我们获得认识的方式已经转变了。悟感中造出形象的思考有点像艺术家的创造工作,但有一个区 别:艺术家停留在离不开身体器官的想象(创想)中,而悟感是不依靠身体的,所以能接受事实的。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作品不像事实和真理那样起作用,它仅仅是在 物质中的。在悟感中造出来的形象更真实并能让人害怕。也许有人说"认识不能脱离逻辑,但艺术的就是脱离逻辑"。实际上,创造自然的力量(构造生命的力量) 不是根据逻辑,而是艺术化工作的。所以我们也只能通过艺术的方式去理解创造自然的力量。
灵感更像道德的理想,灵感和道德在本质上是同样一种工作。但有一个区别:道德的理想仅仅是一些没有力量的思想,这些思想本身是没有变成实际所需要的力量, 只能通过人得到实现。灵感就不像个理想的思考,灵感像心理自然的力量(心理动力)一样从自己就发挥力量,使得它变得很真实。
为了真正地感受灵感,我们需要一种抽象的思想没有的、把自己交给了所灵感到的事物的这种才能。我们需要以爱完全加入到事物中去并与它融为一体。这样才能进 入它,这样才是直觉。我们在普通的生活中也能发挥与这种"融为一体"(直觉)相似的事情,就是宗教中发挥的一种崇敬精神的气氛(感受)。但有一个区别:宗 教中发挥的崇敬精神的气氛是主观的,而通过直觉我们进入到客观的事实(真理)中去。
再总结一下:1。身体的感觉器官(感觉到的范围是物质的环境)、2。艺术化的悟感(感觉到的范围是构造生命的力量)、3。道德化的灵感(感觉到的范围是心 理动力)、4。崇敬精神的直觉(感觉到的范围是没有进入生活的自我)。这些因素在普通的生活中都已经存在了,不过,它们起的作用是我们意识不到的。精神不 断发生的对于物质(身体)的作用在小孩的身上最容易表现出来。所以我们通过理解精神对于物质的作用最容易去理解小孩。为了理解精神如何对物质起作用,我就 想介绍"记忆力"这个例子:
我们发挥的记忆力依靠物质身体的载体,比如一个睡觉够多的身体能支持记忆工作。如果我们让物质身体的神经麻木,或者把它们断开,记忆力也会受到影响。我们 的记忆力就是离不开身体的。但悟感、灵感和直觉不依靠物质的身体。所以在精神的范围中直觉到的经历(真理)是不可记忆的。根据以人为本的研究做精神研究的 人在培养悟感、灵感和直觉这种认识的同时也必须培养属于他个人的记忆力。但他所直觉到的真理还是不能进入这种离不开物质的普通记忆力。毕竟,一条我们记忆 的真实的鱼也不会直接进入做记忆的神经,进入的仅仅是我们对于它的想象,是象征。精神中的真实的直觉不能(仅仅)在想象中发生(但记忆是在想象中的)。我 们能记忆的只是,我们通过什么手段获得了某一种直觉,然后靠这个手段再去直觉和感受。
如果我们在直觉的同时不保持属于我们个人的意识和记忆力,我们就会在直觉感受的过程中失去自己,使得我们无法做精神的研究工作。为了能判断我们在精神范围 中得到的经历,保持属于我们个人的意识和记忆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会进入幻想(幻象)。
精神与记忆力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不管我们认不认识到精神,精神的都会在我们的内心中起到作用并与人有联系。虽然,在我们正好不记忆的时候,我们与我们所 记忆的内容工作是无意识的,但在我们不记忆的时候,所记忆的仍然抓住我们物质的身体并让他参与到这种工作。可是精神中的经历本身不进入物质的身体,使得它 超越生命的限制,在普通的生活中达不到意识。这样,我们才真正地认识到整个人,使得我们在教育他的时候能找到合适(正确)的手段。
source: 太极人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